泉州市丰泽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海关出口113040万美元,增长31.2%;海关进口16550万美元,增长16.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7547万美元,增长8.5%;内资企业出口75493万美元,增长48.4%。 七、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完成社区公路建设11条18公里,总投入资金217万元。安保工程5条8.1公里,总投入资金22万元。 2011年共完成公路运输总运量848.43万吨,公路运输总周转量60101.92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7%和29%;完成水上运输量191.07万吨,水上运输总周转量195961.33万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21%和23%;新增交通运输企业5家,新增营运车辆1289辆,1730.8吨。全区共拥有营运车辆5366辆,其中:货运车辆5154辆,22237.41吨,客运车辆212辆,8340座位;营运船舶12艘,49241吨。 八、财政收支 全年财政总收入230000万元,比上年增收54845万元,增长31.3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3222万元,比上年增收40111万元,增长35.46%;上划中央“三税”收入76778万元,比上年增收14734万元,增长23.75%。主要收入项目:工商税收212562万元,增长31%;契税、耕占税10640万元,增长36.62%;专项收入3507万元,增长83.32%;行政性收费收入624万元,增长87.95%;罚没收入2491万元,下降10.1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76万元,增长97.7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138万元,比上年增支38488万元,增长40.24%,其中:教育支出28599万元,增长46.43%;医疗卫生支出8084万元,增长40.5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351万元,增长22.36%;科学技术支出2397万元,增长53.9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14万元,增长64.04%。 九、科技、教育 科技:全区财政科技支出2397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1%。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16项(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4项,国家火炬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其中:区域科技重大项目1项,省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项);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项,扶持资金1495万元;组织实施区级项目77项,扶持金额953万元。 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四连冠荣誉称号。新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全区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培育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6家,现有省、市知识产权工作试点(示范)单位累计达24家。培育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全区现有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专利申请数量682件(其中:发明专利138件,实用新型专利365件,外观设计专利179件);专利授权数455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实用新型专利262件,外观设计专利163件),位列全市前列。获得省专利奖1项,市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市科技创业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市专利奖1项)。 教育:全区共有普通中学9所,所有公办中学均通过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二级达标和省、市达标初中校评估验收;小学30所,其中有3所小学通过省示范小学评估验收,6所小学通过市示范小学评估验收;幼儿园76所,其中省示范幼儿园4所、市示范幼儿园4所、区示范幼儿园8所;中职学校8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辖区内还有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黎明大学、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泉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大专以上院校。全区幼儿园至高中各类学校在校生82391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41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04%以上。荣获“福建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福建省双高普九先进区”、“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福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等荣誉称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辖区内影剧院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5个,街道文化站8个。春节、元宵节期间,举办花灯展、民间歌吹漫活动;开展游园、灯谜竞猜、文艺表演、南音大会唱等系列文化活动。主办“文化进社区”文艺演出、闽南童谣大赛、丰泽区第五届社区文艺创作汇演,承办“逢时杯”第五届海内外散文大赛颁奖晚会、泉州市第三届闽南文化节暨丰泽区首届文化创意产业节、丰泽区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丰泽区庆“八一”军民联欢晚会、“闽台戏棚”夏令文化旅游演出月、丰泽区“中秋月?两岸情”台胞台属台商代表联欢晚会、丰泽区第八个“学习节”系列文化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编撰丰泽区非遗项目简介并上报市非遗办;完成“虫寻埔女习俗”、“清源山茶”申报“市级传习所”工作;完成“虫寻埔女习俗”、“清源山茶”、“南少林传说”申报“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继续实施社区书屋建设工程,完成10家社区书屋的改造工作。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收尾工作,并完成文物普查成果汇编工作。 卫生: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159个,其中:高校办医院1个(华大医院),省级司法系统医院1个(泉州监狱医院),军队医院1个(180医院),市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8个,市管民办医疗机构1个,区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不含服务站),区管民办医院17个、门诊部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个(其中公办6个),个体诊所67个,医务室10个。辖区内编制床位数1237张,卫生技术人员2022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床位5.68张,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9.82人。 医改工作: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急诊人次数20.12万人;人均门诊费用43.98元,较改革前降低11.85%,其中:人均门诊药费23.32元,较改革前降低6.98%。全区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5.46万份,建档率55.59%。其中:建立高血压、糖尿病人的健康档案3.11万人、5902人;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2.53万份;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病人333人。着力缓解困难群众的“医疗难”问题,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55.65万元,受助382人次。协助开展福建省红十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的初审上报,通过救助11人、35.61万元。完成城镇职工参保7.8万人,城镇居民参保8.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