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霍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和邮电业 年末全县各种路面公路2968.55公里,其中:国道107公里,省道85公里,县道483.55公里,乡道860公里,村道1350.78公里。全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2480万人,客运周转量121600万人公里。全社会公路货运量1710万吨,货运周转量202460万吨公里。 年末全县汽车拥有量达到45366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1885辆),其中载客汽车27730辆,载货汽车15751辆。全县摩托车总量达67831辆。 2011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2302万元,比上年增长8.6%。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17.32万部,其中:城市3.51万部,乡村13.81万部。2010年新增移动用户11.57万户,年末达64.6万户,增长21.8%。其中移动46.9万户,联通7.7万户,电信1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9.6部/百人。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3.5万户,局内交换机容量达25万门。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1年实现财政收入175712万元,同比增长44.5%,较全省高出16.9个百分点、较全市高出8.1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市各县区首位,占全省76个县区16位,较上年上升1个位次,人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全县地方级收入完成102341万元,增长35.8%;非税收入完成26207万元,增长17.7%,占总收入的14.9%,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契税完成3913万元,增长0.6%;耕地占用税完成3766万元,增长11.3%。全县共完成财政支出366810万元,增长34.7%,支出总量首次迈上30亿元以上台阶,连跨9个亿元台阶,位居全省76个县区第1位,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55.1亿元,同比增长25.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9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89.4亿元,同比增长27.7%。存贷比达57.6%,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全年保费收入30077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人寿保费收入25920万元,同比增长7.8%;财产保费收入4157万元,同比增长9.0%;保险赔付为6583万元,增长7.9%。 八、文化教育和广电业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乡镇文化站32个,县文化馆、文物馆、图书馆、创作组各一个,图书馆藏书92.1万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处。 有广播电台、中波台、有线电视台、微波中转站各1个,电视差转台2个,卫星电视接收站1个。.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有序推进。20个文化站、323个农家书屋、431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光纤联网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2011年共放映各类电影9006场。其中:“2131”电影8148场,喜庆电影500场,广告电影358场。同时,以农村“2131”放映工程为平台,大力开展了农科教服务“三农”电影放映活动,充分发挥了电影宣传教育功能。 2011年创作的少儿舞蹈《幸福像花儿一样》参加“小荷之星”全国少儿舞蹈大赛获编导奖金奖、演出一等奖;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少儿舞蹈大赛”分别获创作、演出一等奖。老年舞蹈《留住青春》赴韩国首尔参加“木槿花奖”音乐舞蹈大赛获大金奖。少儿舞蹈《虎头鞋》、《卖汤圆》参加中国文联、安徽省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节”开幕式获优秀组织奖。小品《装蒜》获“六安市小戏、小品创作”二等奖。 全县有各类学校504所,在校学生230714人。其中:中职教育6所,在校学生15923人;普通教育498所,在校学生214791人。在普通教育中:小学342所,在校学生104700人;普通中学89所,在校学生85966人;幼儿园66所,在校学生24051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99.00%,小学、初中毕业普及率分别为99.87、96.98%;全年招生74958人,毕业63972人。2011年高考再创辉煌,全县高考本科总达线2477人,较上年增加102人。农村完职中艺体本科达线和专科达线较上年均有较大提高。 完成了《霍邱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编制工作。全年投入校安工程资金6479万元,实施项目216个,建筑面积16.4万㎡。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08亿元,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61.5万元,受益学生5239人次。发放中职和普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职免费及涉农专业资助资金1210万元,受益学生15481人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年度任务完成率100%,活动开展卓有成效。教育四项民生工程均进入全市先进位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荣获全市第一名,校安工程荣获全市第二名,义保经费、中职资助荣获全市第三名。全年投入702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其中农村寄宿制学校投入467万元,实施项目29个;高中阶段学校投入4182万元,新建体育馆、教学楼、实训楼等3.8万㎡;投入1340余万元为109所农村学校修建了围墙、大门;投入资金616万元进行校舍维修改造。 九、科技、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完成专利申请205件(其中发明20件,实用新型107件,外包装设计78件),专利授权173件(其中发明3件,实用新型47件,外包装设计123件),较去年增长66%。全年共申报创新基金3家。申报民营科技企业5家。申报市级2010—2011年科技进步奖9项。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其中成功申报2家。申报高新技术产品5件,申报省级科技成果4项。。安徽神虹变压器有限公司和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家高新技术企业顺利通过国家复审。国家立项项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项目—安徽神虹变压器有限公司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安徽世华化工大豆油提取增塑剂继续实施。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0个、床位357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070人,乡村医生2042人。执业医师494人、执业助理医师341人、注册护士670人。 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跨越淮河”自行车大赛。参赛市第二届龙舟赛勇摘桂冠;切实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以“全民健身、健康霍邱”为主题的系列群体活动;有9个项目代表六安市参加省锦标赛,共获得8金5银11铜的好成绩。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65.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31‰,死亡4656人,死亡率3‰;人口出生率14.24‰,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84.4%。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25元,比上年增长19.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09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69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