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毛集实验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毛集实验区统计局 2011年3月20日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工委、区管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生态立区、旅游兴区、工业强区、创新活区、民营富区、统筹带区”的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形势趋好,工业生产增长提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687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517万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93729万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32463万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为25.2∶55.6∶19.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74.7%和19.5%,分别拉动GDP增长0.7、9.5和2.5个百分点。按年末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680元(折合约1865美元),比上年增加1918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23432元/人,比上年增加1604元。 年末乡村从业人员67120人,比上年增加2686人。其中,第一产业2208人,减少129人;第二产业27416人,增加1775人;第三产业17623人,增加1040人。年末在岗职工1866人(不含个私企业)。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劳动者5006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稳定增产的基础仍然薄弱,特种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不上规模,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转变;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产业化和民营企业发展的进程有待提升。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55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8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9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19943吨,比上年增加1258吨,增长1.1%,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小麦59328吨,增长5.3%;秋粮总产60572吨,比上年略有下降;油料产量835吨,下降8.7%,蔬菜产量35714吨,下降3.7%,瓜果产量23514吨,增长38.9%。 全年全区生猪存栏15986头,比上年增长1.5%;出栏45384头,增长3.2%。禽蛋产量5060吨,比上年增长19.2%。肉类产量7076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8403吨,下降18.9%,减少1797吨,其中焦岗湖因退网还湖减少2300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2657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牧业产值17194万元,增长9.9%;实现农业增加值42517万元,增长10.8%,其中养殖业增加值18658万元,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为43.9%。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3.08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5%。农用拖拉机10142台,下降1.6%;农用运输车343辆,下降29.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899吨,增长1.0%。农村总用电量6030万千瓦,增长15.0%。全年全区共完成土石方工程51万方,新修防渗渠道15.4公里,加固堤防2.5公里,清淤沟渠7.8公里,新增蓄水能力200万方,改善除涝面积1.3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50万方,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19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工业完成增加值85829万元,同比增长1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3%,拉动GDP增长8.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445万元,增长22.5%,规模工业个数达32家,净增60.0%。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7915万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步伐稳健,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342万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工业增加值14601万元,同比增长9.3%;水泥生产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15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1%,实现工业增加值4557万元,同比增长82.1%。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年生产水泥37.9万吨,加工大米16.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2.1%和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773万元,同比增长29.9%,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总额6567万元,增长47.2%,其中利润总额5304万元,增长37.4%。上述表明,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良好,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建筑业健康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7955万元,增长19.4%;完成增加值7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65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56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576万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城镇投资62565万元,增长114.4%;农村非农户投资37711万元,增长-7.6%。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1300万元,增长30%,农村个体投资7000万元,增长40%。 从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三次产业看,1-12月份一产投资完成5340万元,二产投资为26794万元,三产投资完成6814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0.5%、43.6%、47.6%。从开工时段上看,2010年1-12月份投资项目个数共93个(续建项目个数27个、新开工项目个数65个、单纯购置项目1个),其中:500万元以下项目25个,竣工项目个数49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70万元(仅加州阳光一家列入专项房地产统计),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700完成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5680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1046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890万元。本年资金来源12646万元,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1301平方米,项目规划建筑面积80356平方米,规划住宅套数648套。 五、贸易和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7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7038万元,增长18.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259万元,增长18.0%。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10年我区共引进项目24个,项目总投资49.2亿元,超额完成了制定的招商引资(内资)任务。重点节会招商进展顺利。其中第六届徽商大会,我区共签约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额23.6亿元;世博会安徽活动周,我区共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额2.8亿元;第十七届豆腐节,我区共签约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22.76亿元,有力地实现了招商引资的大跨越。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797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46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周转量1211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0%。 邮政电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电信业务总量930万元,增长13.0%。年未电话交换机容量32000门,新增固定电话机用户数300户,年未达到1570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