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祁门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04 黄山市祁门县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展示区”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县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突破30亿元,达32033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创十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982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04万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47750万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调整为13.4:40.5:46.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067元,比上年增加1323元。

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37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2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总体发展不足、经济结构不优、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等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愈加艰巨;工业总量不大,产业支撑不强,提高工业竞争力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城镇化水平不高不优,县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待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等

二、农业

201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24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8%;其中,农业41543万元,增长6.3%;林业14238万元,增长4.9%;牧业10670万元,下降5.8%;渔业898万元,下降20.5%;农林牧渔服务业1900万元,增长32.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373公顷,比上年减少33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839公顷,比上年增加47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695公顷,比上年减少16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8091吨,增产0.7%。油料产量4384吨,减产10.4%。蔬菜产量43185吨,减产1.6%。棉花产量215吨,减产18.9%。

全年肉类总产量6187吨,比上年增长2.6%。水果产量3538吨,下降6.6%。水产品产量838吨,增长9.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6991千瓦,比上年增长7.8%。农用拖拉机3464台,增长4%;农用运输车675辆,下降3%。全年化肥施用量7147吨,增长1%。农村用电量2071万千瓦小时,增长28.7%。有效灌溉面积6853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8079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528万元,增长33.6%。

全县15个工业行业生产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97.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3.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5.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7.6%,金属制品业增长82.2%,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79.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7%。全年新产品产值22711万元,增长91.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431.6%,精制茶增长24.6%,水泥下降15.9%,中成药增长100.8%,集成电路增长139.5%,交流电动机增长54.5%,电光源增长24.9%,供电量增长45.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525万元,比上年增长9.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3249万元,增长26.3%,实现利润总额114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0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844万元,同比增长38.0%。从城乡看,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016万元,同比增长44.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6.4%,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从构成看,投资主体为建筑安装工程,共完成投资额256535万元,同比增长30.2%,建安工程量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76.8%;从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485万元,增长28.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4515万元,增长65.5%,二产投资中工业完成投资113562万元,增长3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8544万元,增长13.5%。

房地产开发投资缓慢。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540万元,比上年下降34.3%。商品房屋销售额11664万元,同比下降32.2%。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9个省“861”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220万元,同比增长196.8%。63个市“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71亿元,同比增长31.1%。谋划和储备项目库401个。一年来各类项目争资4.7亿元。全面加快政务新区、绿色产业园、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及医技楼扩建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7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65124万元,增长17.9%;乡村实现零售额35640万元,增长19.7%。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2380万元,增长17.2%;零售业完成72456万元,增长16.9%;住宿业完成1940万元,增长24.8%;餐饮业完成23988万元,增长23.4%。

全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21万人次,同比增长35.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6000人次,增长140.9%。实现旅游总收入8.6亿元,增长59.2%,旅游创汇27.5万美元,增长129.1%。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71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7%。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38.8万美元,增长10.61%。

2010年,全县新签项目62个,开工34个,共引进市外资金29.5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省外资金29.2亿元,同比增长42.3%。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1821万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7360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2090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9%和0.4%。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6633辆,比上年增长8.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524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170万元,比上年下降43.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840万元,下降53.9%;邮政业务总量2330万元,增长26.7%。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7368户,下降16.2%;移动电话用户76386户,增长20.3%。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60部,拥有电话数比上年提高10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250户,增长33.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8407万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271万元,增长30.0%。财政收入构成中,税收收入19931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分别增长38.7%、28.4%和46.4%。财政支出77538万元,增长19.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8.4%,教育支出增长33.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3.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63.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0.5%,社会保障支出增长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