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包河区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大步跨越的一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紧扣跨越赶超主题,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延续“十一五”良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开门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亿元,下降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2.4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277.7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为1.2:41.7:57.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9%,烟酒类、居住类价格均上涨5.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5.2%,衣着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8%,涨幅分别比上年上升1.2和1.1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14.3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98.1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0260元/年,比上年增加6730元。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84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农业增加值6.13亿元,下降4.14%。其中:种植业2.85亿元,同比下降28.28%;林业0.88亿元,同比增长444.06%;牧业0.64亿元,同比下降20.86%;渔业1.46亿元,同比下降4.96%;农林牧渔服务业0.3亿元,同比增长17.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138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4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区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46户,比上年增加15户,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6.41亿元,同比增长21.44%,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的90%。 全区25个工业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05.71亿元,增长15.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131亿元,增长20.4%;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2.23亿元,增长46.1%。 全区区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6%;实现利润6.57亿元,比上年增长36.24%,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2.23亿元,增长70.96%。 全区纳入统计范围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172(不含劳务)户,比上年减少3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下降2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房屋竣工面积1029万平方米,增长32%。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151272人,比上年下降13%;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27万元/人(含劳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投资118.03亿元,增长13.53%;第三产业投资440.85亿元,增长24.09%。工业投资108.65亿元,增长42.23%,三次产业投资比为0.17:21.08:78.7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3.8102亿元,比上年下降21.22%。商品房竣工面积134.1129万平方米,下降64.07%;商品房销售面积258.4289万平方米,增长4.4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12.3467万平方米,增长8.2%;商品房待售面积46.7044万平方米,增长11.4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23.2616万平方米,增长36.47%。 全区271个1000万元以上续建和计划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44.0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3个,完成投资404.55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5.9亿元,增长24.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8亿元,增长28.6%。 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到179家,比上年增加23家,实现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亿元,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31.9亿元,增长37.8%;汽车类实现零售额57亿元,增长22.5%;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32.6亿元,增长30.9%。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93230万美元,同比增长87.56%,其中,出口额91042万美元,同比增长88.32%,进口额2188万美元,同比增长60.56%。 全年实现招商引资总量249.39亿元,同比增长55.7%,实际到位外资15617万美元,同比增长74.2%;滨湖新区实现引资总量51.37亿元,同比下降8.9%。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亿元。 七、财政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5.28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22亿元,同比增长17.3%。财政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4.4%。 八、教育和科技 全区现有51所中小学,其中高中4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34所,高中在校学生5752人,初中在校学生21411人、小学在校学生42678人,教师总数346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19.39%,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1.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区拥有省级特色学校3所、市级特色学校13所、区级特色学校13所。全年投入教育经费4.9亿元,同比增长22.5%。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重建学校8所,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300万元,改扩建学校4所,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全年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已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5个。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271件,其中发明专利598件;授权专利876件,其中发明专利177件 九、文化和卫生 33万平米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并首迎第二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要素大市场以及区“三馆”基本建成。 成功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和“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区属8家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为41.41万人次,同比上升35.6%;医疗和药品总收入1913万元,同比下降13%。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示范化建设率均为100%,1家卫生院和24家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达10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户数16.35万户,户籍人口49.29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04万人,比上年增加0.44万人,农业人口13.25万人,比上年减少0.4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527人,出生男女性别比117:100,死亡人口192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