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9-25 广安市统计局

个私经济快速发展,年末个体工商户达到42256户,从业人员51088人,增长18.0%.全年集市贸易市场成交额26.20亿元,增长8.7%。

财政金融保险全市财税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抓征收、保支出的有力措施,保证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正常。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6.2%。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86亿元,为预算的101.7%,同比增长8.9%。财政支出完成15.31万元,同比增长63.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7.8%,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4.85亿元,同比增长68.0%。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银行存款额仍保持平稳增速。年末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45.03亿元,比年初增16.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4.54亿元,比年初增长14.8%。全社会贷款余额96.25亿元,比年初增长8.4%,存差为48.78亿元。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64.52亿元,增长7.1%,中长期贷款余额28.78亿元,增长19.9%。全年货币净投放0.67亿元。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保险险种增加,保险收入提高。全市寿险系统累计完成承保总额103.53亿元,人民保险系统当年分别完成保额和责任限额50.17亿元、39.80亿元。全年为各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支付保险赔款9082万元,其中人寿险给付金额7005万元,财险赔款2077万元。全年保险系统业务总收入124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寿险收入8277万元,财险收入4210万元。

科学技术2001全市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创新、产业化”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162万元。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44项,科技兴农项目95项。申请专利6项,取得科技成果33项。

教育2001年我市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成效明显。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3139所。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1万人,增长13.6%,毕业生5.5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971人,毕业生108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率99.7%,小学在校学生46.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年末在校学生1852人,毕业生537人。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690人,毕业生249人。

各类学校师资力量有所加强,全市各类学校专任教师2.9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3万人,增长6.6%,小学1.5万人,增长1.0%,队伍比较稳定。

卫生卫生工作以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卫生资源配置优化,为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卫生机构1565个,医院病床床位6329张,卫生技术人员8196人,其中医生4251人,护士513人,护师896人,村设医疗点3018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534人。全年诊疗148.73万人次。

文化体育2001年,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得到清理和规范。全市艺术表演团体4个,演出262场次,观众2.4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机构数5个,藏书量24.9万册,文化站16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开展,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举办县级以上体育比赛30次。全年参加省级以上比赛15项次,获团体名次10个,单项名次60多个;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正式运动员2人。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工作迈上新台阶,推进有线电视入户工程进展顺利。年末拥有广播电视站113个,广播电视卫星收转节目站(座)304个,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长7730公里,有线用户26.6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6%。无线电视自办节目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17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95%,无线广播节目平均每周播出15小时。

环保和旅游2001年环境保护工作围绕跨越式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继续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效果,工业“三废”处理能力提高。年内,工业废水达标率6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32.6%。

旅游事业蒸蒸日上,共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产业旅游资源3大类、21亚类、40个品种,近100处景点。全年接待国际游客359人次,国内游客12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4万美元,全年旅游总收入3.27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加大在交通、通讯、能源、房地产开发和招商引资方面的工作力度,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共完成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24.96亿元,增长9.4%。

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9.98亿元,增长6.1%。更新改造投资1.67亿元,同比下降19.5%。房地产开发投资3.21亿元,增长74.0%。

五、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2001年计划生育率达94.0%,全年出生人口4.23万人,死亡人口4.1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4‰,全市年末总人口441.23万人。

2001年国家两次调资增加职工收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部在岗职工12.84万人。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181元,增长20.6%。农村因个私经济发展加快,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幅大幅提高(人均增加63元)。200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8元,比上年增加83元,增长4.5%。2001年全市人均储蓄2823元,比上年增加346元,增长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