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9-25 广安市统计局

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努力实现工业减亏增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知难而进,扎实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的局面。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03亿元,在四川21个地市州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位居第13位。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44.91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2.18亿元,增长7.4%。从生产角度看,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19.2%下降到20.3%,工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6.4%上升到78.4%,建筑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1.0%下降到-34.7%,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3.4%上升到36.3%。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宏观经济整体效益偏低,经济增长大幅回落,市场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农民增收缓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力减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突出。

一、第一产业

1999年,全市农业继续坚持“稳粮调结构”的思路,依靠科技,增加投入,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农业总产值60.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在小春减产的不利条件下,仍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的目标。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95.79万吨,增长1.1%。

林业生产发展良好,植树造林和资源保护工作加强。林业产值1.04亿元,增长9.1%。全年造林面积1.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4.6%。零星(四旁)植树2022万株。幼林抚育面积5.82千公顷次。

畜牧业生产坚持“稳定生猪,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的方针,注重结构调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全年牧业产值26.55亿元,增长3.5%。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渔业产值1.62亿元,增长17.3%。全年水产品产量2.74万吨,比上年增长15.2%。

各地努力增加农业投入,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有所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10亿元,投工0.67亿个,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1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9.55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10.91万吨,降低0.7%,农村用电量1.81亿千瓦小时,下降1.0%。

全市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等继续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78.80亿元,增长14.4%。

二、第二产业

工业

坚持改革和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着力结构调整和总量扩张,努力实现扭亏增盈目标,取得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总产值20.35亿元,增长2.4%,其中:国有企业产值8.61亿元,增长5.9%;集体企业产值2.15亿元,增长10.3%;轻工业产值5.52亿元,下降7.6%;重工业产值14.83亿元,增长6.8%。产销率达96.0%。

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工业企业改革的深化,工业企业亏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02亿元,实现利税1.40亿元,比上年增长73.0%,其中,实现销售税金0.42亿元,增长52.5%。

建筑业

1999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发展速度减慢,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75亿元,下降15.9%。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产值23.0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2413元/人,房屋施工面积448.2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1.25万平方米。实现利润4307万元。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199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社会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上年的26.1%增至27.3%。

交通运输邮电业

1999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广渝高速公路广华段正式通车;华蓥山隧道双洞贯通;岳武路改建工程竣工;广安中心客运站投入营运。全年新建公路221.6公里,改建公路82.85公里。公路养护质量稳步上升,年末公路养护总里程1095公里,公路平均好路率73.8%,综合值74.4。交通设施建设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752公里,营运汽车7208辆,其中客车1859辆,货车5320辆。客货运输较快发展。

城市配套设施继续完善,城乡电网改造稳步推进,邮政、电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通信能力增强。全年完成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达到0.38亿元和1.30亿元。全市现有邮政局、所288处,能提供全功能服务的71处,每处平均服务面积22平方公里,每处平均服务人口1.49万人。99年邮政线路共101条,农村投递路线559条,可贯穿179个乡镇2904个行政村。年末电话机用户达9.3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73万户。年末无线寻呼用户8.1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提高,每百人拥有电话2.29部,长途业务电路达到2624路。已通电话的乡镇173个,已通电话的行政村945个。

商业贸易

1999年市场相对疲软,消费需求偏弱。在国家采取增加城镇居民收入、降息、开征利息税等一系列启动市场的措施后,市场销售有所回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5亿元,增长9.7%。其中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6.85亿元,增长6.0%,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增大,全年实现零售总额38.8亿元,增长10.4%,其中:个体经济增长12.7%,私营经济增长90.4%,二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7.1%。城镇市场旺于农村,全年县市的零售为17.46亿元,比同期增长11.1%,高于县以下零售额2.3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34亿元,增长10.1%。餐饮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零售额为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财政金融保险

1999年,我市财税部门广辟财源,狠抓增收节支。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65亿元,增长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3亿元,同口径增长10.4%,财政支出8.03亿元,增长19.3%。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秩序稳定。在国家实施多次降息的宏观政策的情况下,银行存贷额仍快速增长,年末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10.1亿元,比年初增长17.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2.78亿元,比年初增长17.3%。全社会贷款余额87.27亿元,比年初增长12.4%,存差为22.83亿元。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61.69亿元,增长4.3%,中长期贷款余额22.68亿元,增长28.6%。全年货币净投放9.20亿元。

保险事业平中趋缓,1999年全市人保、财保系统承保总额55.79亿元,比上年下降35.9%。全年为各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支付保险赔款424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2097万元,人寿险给付金额2143万元。全年保险系统业务总收入9527万元,比上年下降4.5%,其中寿险收入6014万元,财保收入35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