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宣汉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9-19 达州市宣汉县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不断扩大。2007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0994万元,增长45.3%(见图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7229万元。施工项目79个,建成投产项目42个。

投资结构尚需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635498万元,增长57.5%,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幅12.2个百分点;技改完成投资31731万元,增长25.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3259万元,增长17.3%;第二产业投资610736万元,增长83.7%;第三产业投资76999万元,下降45.1%。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632161万元,比上年增长59.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91.5%;股份制经济投资35068万元,比上年增长71.0%,占总投资的5.1%;其他经济投资23765万元,比上年下降58.3%,占总投资的3.4%。

五.【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8133万元,比上年增长17.6%(见图3)。其中,县城实现零售额136673万元,增长19%;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31460万元,增长16.2%。

各种经济共同繁荣。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6553万元,增长30.7%;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4660万元,增长28%;私营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65369万元,增长16.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5592万元,增长16.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2541万元,增长26.4%。

外贸总额不断提高。全年出口总额达168万美元,是去年出口总额的21倍。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07年,全县履约开工项目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9325万元,较去年增长73%。

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全年输出劳务人员达30.1万人次,增长2.4%,其中县外达27.5万人次。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184.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含一至四级公路)1084.6公里,等级外公路1099.8公里。公路、水路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9883万吨公里,增长0.9%;旅客周转量43078万人公里,增长1.6%。年末全县拥有民用车辆达7223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694辆。

邮电通信业增长迅速。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863万元,增长17.6%;电信业务总量7611万元,增长31%。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2.5万户,比上年末净增7.5万户。其中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6万户,净增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9万户,净增6.3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9577户,净增4997户。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接待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2456万元,增长35%,共接待游客13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图4)。至年末,全县有星级饭店3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22间;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4个。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5亿元,增长2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4亿元,增长21.5%。金融机构各项货款余额20.9亿元,增加3亿元,增长16.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2亿元,增加3.8亿元,增长28.4%。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各类保费总收入达22701万元,增长2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890万元,增长29.2%;寿险保费收入13811万元,增长19.8%。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金额8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财产险赔付3310万元,增长19.4%;寿险业务赔付4715万元,增长11.2%。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700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学614所。教育部门办学中,普通中学30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职业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36所,中心校43所,村小494所,建制幼儿园6所,进修校、电大分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年末有在校学生(含民办)226114人,其中小学121372人,初中58773人,普高13460人,职高6850人,在园幼儿25603人,特殊教育学校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女童入学率达99.5%。在职教职工8331人,其中,专任教师7472人。普教、职教、艺体三类高考同创佳绩,本科上线1966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全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4168万元,为17.3万名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399.8万元。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2007年全县改造中小学危房3.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980万元。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民办学校85所,在校学生12174人。

科教兴县进程加快。2007年,全县用于研究和试验的经费支出259.6万元。全年实施科技项目12个,其中市以上的有5个,建成科技示范基地40个。全年争取国家科技经费90万元,取得各类科技成果累计6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4件,专利授权量3件,开展专项科普活动3次,科普展览1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340个,群众性艺术表演场地3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3500册,电影放映单位100个,放映场次1088场。全县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9.2%。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2个,床位总数1568张;卫生技术人员174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60人,注册护士435人。全县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键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4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行,年末参合人数达905310人,参合率为96.6%。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2007年成功承办全国男子篮球争霸赛,举办了全县第三十一届职工运动会,举办运动会26次,参加人数逾万人。全民健身运动方兴未艾,参加人次达51万。建成农民健身工程8个。全年在省、市运动会上共获得奖牌11块。全县体育运动环境得到优化,全县拥有体育场615个,体育馆1座。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达4662.8万元,比上年增长194.9%。全县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率为9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为82%。8家重点污染企业完成治污工作,33家煤矿实施煤矿废渣、井下废水治理,14家洗煤厂实现废水闭路循环“零排放”。全县5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质基本达标,县城饮用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全年造林面积2367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55%,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231312人,全县常住人口为1041300人。人口出生率为7.38‰,死亡率为4.58‰,自然增长率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