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遵化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4.1%,同比上升4.1%。 2010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6.6%,同比上升6.6%。在十类商品中有7类上涨,1类持平,2类下降。其中:农用手工工具、饲料、产品畜、机械化农具、农机用油、其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服务分别上升14.5%、7.5%、42.8%、4.6%、16.6%、7.1%和0.8%;半机械化农具同比持平;化学肥料和农药及农药械分别下降4.5%和4.2%。 五、对外经济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63741万美元,同比增长51.7%。其中进口总额54794万美元,同比增长44.5%;出口总额8947万美元,同比增长118.5%。 利用外资稳步提高。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105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11978万美元,年均增长13.9%。 旅游业发展逐步提高。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5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0%。旅游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40.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公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运输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承唐高速、邦宽线拓宽改造顺利实施。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9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7公里,国道44.4公里、省道74公里,县线151.9公里,乡村线1085公里。市内公共交通发展迅速,由4条专线发展为5条,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车辆达到49辆。全市公路客运总量达到76万人次,公路货运量达到487万吨,为促进工农业生产流通和方便人民生活提供了基础条件。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48682万元,比上年增长39.2%。电话用户达到15.4万户,移动通讯53.5万户,互联网用户6.6万户。 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我市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硕果累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10年,共取得科研成果4项。其中:国内领先1项,国际先进1项,国内先进1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100%。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171所,在校学生92949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35446人,小学在校生54291人,普通中专在校生321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类卫生机构10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所。卫生机构床位达到2281张,卫生技术人员2934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到57.0万人,参合率达到96.0%。 广播、电影、电视、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水平明显增强。2010年,安装有线电视用户0.9万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1.5万户。广播电台每日播出时间达到12小时,电视每周播出时间168小时。广播电台、电视的覆盖人口率均达到100%。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市广泛开展,全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2010年,全社会运动场地达到387个,国家体育锻炼达标人数22.9万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税收平稳运行。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0.88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1.45%。税收收入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国税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4.8%。地税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8.1%。 金融市场积极活跃。全市金融系统各项存款年末余额为249.75亿元,比年初增加33.56亿元。各项贷款年末余额为97.80亿元,比年初增加8.45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财产保险收入完成15565万元,同比增长53.1%,人寿保险收入40290.1万元,同比增长2.4%。 九、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904.5元,同比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8022.4元,同比增长9.0%。 职工工资水平显着提高。年末在岗职工人数28648人,工资总额90259.4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3467元,同比增长8.9%。 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06.53亿元,比年初增加29.88亿元。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到28500元,同比增长16.0%。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524人,比上年增加2000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8829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825人。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26.1万人,参保率达到93.5%。 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6个。社会福利院8个,入敬老院人数1641人。 十、人口 全市年末总人口726494人,比上年末增加3652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19512人,非农业人口106982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6.7‰,同比增长3.32个千分点。死亡率13.61‰,同比增长7.8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09‰,同比下降4.54个千分点。 注:1.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总量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最后以国民经济资料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