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邳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215人。全年R&D经费内部支出3.82亿元。组织实施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9个,其中星火计划项目7个。完成省级科技项目16个。完成徐州市科技项目6个。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592件,其中发明314件;专利申请授权量392件,其中发明8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小学校162所,在校学生12.8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0%;普通中学51所,在校学生8.20万人,下降8.9%;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0.89万人,增长11.3%;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9%。幼儿园在园幼儿4.74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着提高。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站)25个。电影放映单位26个,放映场次6000次,观众人数达300万人次。职业剧团1个,演出场次100次,观众人数达20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20万册。博物馆1个,馆藏文物5000件。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覆盖率100.0%。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全部联网,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34.69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100.0%。 卫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791个,其中医院37个。拥有病床3230张。卫生技术人员52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36人,注册护士1789人。 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成功组织承办了第二届中国?邳州海峡两岸象棋公开赛、WBO洲际拳王争霸赛、2011“邳州热线杯”大运河马拉松赛等。成功举办了江苏省中小学武术(套路)比赛、徐州市中小学生武术(套路)比赛。与乒乓球协会和明阳俱乐部组织完成两次大型乒乓球比赛。组织开展了江苏省老年体育节启动暨千名老年健步行活动。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组队参加徐州市中小学击剑比赛获团体第一名;徐州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获团体第二名;徐州市中小学乒乓球比赛第二名;徐州市举重比赛,获团体第五名、徐州市中小学中学组第四名。组队参加徐州市中小学武术比赛获第四名。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8300万元。年末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4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8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9%。年末城市公交车达147辆,全年运送乘客1712万人次;出租汽车536辆。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4.0万吨/日,供水总量3120万吨。液化石油气供气量5800吨,煤气供气量600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能力提高。自然保护区5个,保护区面积27563公顷。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0%。污水处理率达7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9%。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78.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1万人,其中男性92.77万人,女性85.86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4.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41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633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3元,比上年增长17.5%;人均消费性支出9827元,增长2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31元,比上年增长19.2%;人均消费性支出5188元,增长5.1%。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3%,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2.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1.3和4.6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达到96.%。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9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19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6.66万人。全市年末优抚对象0.41万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94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居民0.57万人,农村低保居民3.37万人。社区服务设施数231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4个,床位5912张。农村五保供养人数达742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24.3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7.6%。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3.29万人。 注: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