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2-09-03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统

2005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大优势产业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7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8亿元,增长37%,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30.7亿元,同比增长34.1%,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51.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5亿元,增长31.1%,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8.8%,批发零售业完成增加值31.7亿元,同比增长31.6%,金融业完成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15.1%,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0.4亿元,同比增长2%,其它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7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2517元。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40∶56。全旗财政总收入13.6亿元,增长105.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1020元和4742元,同比增长达到25.1%和18.97%。

二、农业

2005年,全旗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这一中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初见成效,农林牧渔业得到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因种植面积减少而有所下降,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079公项,同比减少7.2%,粮食总产量10.43万吨,同比下降6.8%。全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35万头只,同比增长12.5%。全年肉类总产量16876万吨,同比增长19.7%。全年水产品产量525吨,同比下降42.1%。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旗共有农机修理厂及修理点53个,大中型拖拉机24台,小型拖拉机4732台,农用排灌机械8852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956台,农用运输车辆6502辆,拥有机械总动力18.5万千瓦时,农业有效灌溉面积23638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220万吨,同比增长1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旗全部工业增加值30.7亿元,增长3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31.5%,以神东公司、乌兰煤炭集团公司等为龙头的煤炭生产企业增效明显,全年累计完成原煤4700万吨,增长18.4%。其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不同变化,全年完成生产甲醛15117吨,下降4.51%;焦油7427吨,下降14.24%,焦粉105775吨,下降11.3%;纤维板28861立方米,增长51.5%;刨花板7174立方米,下降21.6%。

全旗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1亿元,增长59.69%,实现利税14.7亿元,增长145.09%。全年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381.09%,比上年提高160.09个百分点。

建筑业有新的发展。全旗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51.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145万平方米,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项目投资重点集中在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共有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2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亿元,增长82.6%。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投资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158%,地方投资完成48.5亿元,同比增长64.2%。从投资行业划分来看,第二产业仍是我旗投资项目的重点,2005年第二产业共完成投资40.1亿元,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0.7%,同比增长61.7%。另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大量投入成为我旗固定资产投资的又一新亮点,2005年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共完成投资22.6亿元。

五、贸易

2005年,我旗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增长14.9%,按销售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6.8亿元,县以下零售额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14.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5亿元,增长13.6%;餐饮业2.6亿元,增长19.5%;其他行业0.3亿元,增长38.9%。

六、旅游业

我旗境内有全国旅游“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转龙湾旅游渡假村、战国秦长城遗址、朱开沟文化遗址、移鸥保护区、吉祥福慧寺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蒙古文化蕴育下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为伊旗大力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共有星级饭店8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43个,全年接待旅客9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7亿元。

七、交通和邮电

2005年我旗交通运输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实现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8.8%,货运周转量完成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货运量1亿吨,增长18%;客运周转量、客运量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31万元,增长7.3%,电话用户2.2万户,互联网用户1122户。

八、财政与金融

2005年伊旗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105.4%,按照税收来源划分,第一产业完成41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0454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3060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81.0%,当年财政支出8.3亿元,同比增长54.9%,其中农牧业支出2261万元,科学支出11万元,科技三项费支出848万元,教育支出6352万元。

金融机构围绕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中心,金融环境不断改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金融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亿元,比年初增长82.4%。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8.3亿元,比年初增长9.2%。

九、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旗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76人,其中农牧业技术人员135人,农牧业科技与服务单位27个。

全旗有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9455人,有小学18所,在校学生908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其中女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为100%,高中升学率87.2%。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旗有影剧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迎春活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广场文化等活动丰富多彩。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旗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共设病床273张,卫生技术人员408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旗总人口为14.4万人,比上年增长1.52%。全旗人口出生率为13.6‰,死亡率为11.2‰,人口自然增长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