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宣恩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0-08 恩施州宣恩县统计局

2011年,宣恩县委、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发展氛围,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民生民利改善,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增加。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6400万元,比上年增加54975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73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8156万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71万元,增长18.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到11214元,比上年提高1884元。

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6.8:23.3:39.9调整为33.2:25.5:41.3,第一产业占比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4个百分点。

物价高位运行。全年CPI累计平均上涨5.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9%。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8%。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2649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5.0%。其中农业99488万元,增长2.0%;林业3821万元,增长15.6%;牧业75098万元,增长5.7%;渔业3141万元,增长2.8倍。

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12.4万吨,增长0.2%;油料5854吨,增长3.1%;烟叶9618吨,增长19.4%;茶叶6618吨,增长21.1%;畜禽肉总产量36354吨,增长6.2%,其中生猪出栏37.3万头,猪肉产量31705吨,增长6.4%;水果产量72796吨,增长18.7%;蔬菜产量128648吨,增长6.6%;水产品368吨,增长12.9%。

特色农业效益明显。全县新增以茶叶、白柚为主的特色基地2.6万亩。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7家,达到157家。全省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落户。烟、茶、畜、果、药、菜六大支柱产业产值140889万元,同比增长1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7.1%。

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农村设施得到改善。高罗整乡推进、椒园水田坝片区连片开发建设深入推进;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0个重点贫困村和5个老区建设重点村进展顺利;涌现出椒园老寨溪、高罗板寮、珠山卸甲坝等建设规格较高、民族特色彰显、示范效应突出的特色民居村落;实施了基本农田整治、低丘岗地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220公里,完成长椿线、椒石线等道路安保工程;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4848公顷,同比减少78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8.99万千瓦,增加1.94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205834万元,比上年增长38.2%;实现工业增加值72063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17.7%。

规模工业不断壮大。全年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达到27家,总产值127999万元,增加值35067万元,增长17.4%。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5403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1028万元,其中利润总额7681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8.83%,同比提高16.98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拉动发展。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中,水力发电业产值20581万元,下降12.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18453万元,增长71.6%;矿产资源开发业产值15218万元,增长55.3%。三大主导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4.9%,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7%,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35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县建筑行业实现增加值16093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26.7%。全县具有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7家,年末从业人员513人,全年总产值22222万元,比上年增长3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27万平方米,增长66.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7万平方米,增加9.63万平方米,增长10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854万元,同比增长40.4%,较上年加快1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82789万元,下降21.6%;农村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77620万元,增长10.9倍;房地产开发投资10380万元,增长17.2%;农村私人投资21065万元,增长34.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投资27594万元,增长19.0%;第二产业投资102969万元,增长146.8;第三产业投资61291万元,下降14.6%。三次产业投资比由上年的17.0:30.5:52.5调整为14.4:53.7;31.9,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23.2个百分点。

重点建设项目完成良好。全年施工项目104个,比上年增加5个。9个施工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357万元。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1.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7.5%;竣工面积21.61万平方米,增长152.3%;销售面积1.41万平方米,下降51.8%;销售额4033万元,下降63.7%。

五、商贸、外经及旅游

国内消费保持繁荣。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35万元,同比增长18.0%。城镇零售额75283万元,增长19.5%;乡村零售额25952万元,增长13.9%。分行业,批零贸易业零售额91555万元,增长17.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680万元,增长23.7%。全年新增限额以上企业及大个体户22个,达到34个,实现零售额15804万元,占零售总额的15.6%。

利用外资有新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661万元,同比增长69.0%。其中新签合同项目33263万元,增长124.2%;续建合同项目34398万元,增长36.5%。实际利用外资64.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2.3万美元,增长23.7%。。

外贸出口有新进展。全年外贸出口额772.77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38.58万美元,增长21.9%。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接待人数583391人次,同比增长2.9倍;旅游综合收入18341万元,增长3.1倍。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21471万元,比上年增长2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00万元,增长26.9%。其中税收收入12001万元,增长29.8%,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81.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3898万元,增长28.6%。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增。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1472万元,比年初增加88532万元,增长36.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1818万元,增加54713万元,增长37.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3090万元,比年初增加25510万元,增长29.1%。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蓬勃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148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12.1%;电信业增加值10474万元,同比增长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