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英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0-08 黄冈市英山县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弘扬老区精神,苦干实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业创新为主旋律,全面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三县”和“创业创新先锋区”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和“五城同创”规划,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据反馈资料,全年实现英山生产总值534001万元(2010年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291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78211万元,比上年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132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现价英山生产总值520744万元,人均现价英山生产总值达到1466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加131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43.9:31.5:24.6调整为今年的51.6:21.7:26.7。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达104.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8.4%、居住类价格指数103.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10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101.5%、衣着服装类价格指数111.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达103.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达104.8%。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4.08千公顷。据市反馈资料,全年粮食产量130510吨,比上年(134908吨)减少3.3%,油料15521吨,比上年减少0.9%。全年年末茶园实有面积13996公顷,比上年增加596公顷,增长4.4%;其中本年采摘面积11598公顷,比上年增加397公顷,增长3.5%;全年实现茶叶产量27009吨,比上年减少566吨,下降2.1%。年末药材实有面积10.2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21千公顷,增长10.4%,药材产量28341吨,比上年增加1204吨,增长4.4%;蔬菜产量达到116501吨,比上年增长1.3%;板栗产量4147吨,比上年增长6.5%;全县年末桑园面积1689公顷,比上年减少20公顷,下降1.2%,蚕茧产量965吨,比上年减少134吨,下降12.1%。

林、牧、渔业在调整中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33公顷,比上年减少480公顷,下降67.3%。全县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803公顷,森林覆盖率65.42%。全年出栏肉猪20.51万头,比上年基本持平;大牲畜出栏7540头,比上年增加240头,增长3.3%;羊出栏122298只,比上年增加12075只,增长11.0%;家禽出笼179.50万只,比上年增长1.0%。全年水产品产量7620吨,比上年增加474吨,增长6.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由2010年的82个(统计口径为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核减到2011年的31个(统计口径为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0694万元,比上年增长35.2%。据市反馈资料,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增加值8.41亿元,可比价增长速度达23.7%。产品销售率达到96.5%。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514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实现利税总额32630万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利润总额16939万元,比上年增长35.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65.7%。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016万元,比上年增长57.7%,

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83789万元,比上年增长33.1%,全年竣工面积21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6%。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5.6万平方米,比上年净增69.2万平方米,增长2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从反馈资料看,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000万元(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所有在建项目,2010年同期数按此口径进行相应调整),比上年的386978万元下降20.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实现185947万元,比上年的295789万元下降37.1%;农村50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116973万元,比上年76050万元增长53.8%;农村私人投资4080万元,比上年15139万元下降73.0%。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168964万元,占城镇以上投资的90.9%,比上年270104万元下降37.4%;房地产投资16983万元,比上年25685万元增长33.9%。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县共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总投资额共计52.41亿元,已投入资金4.06亿元。其中投产项目5个,占项目总数的9.43%,投资额1.28亿元,已投入资金0.84亿元;在建项目20个,投资额10.45亿元,已投入资金1.85亿元;续建项目8个,投资额6.35亿元,已投入资金1.37亿元;签约项目2个,投资额2.5亿元;洽谈项目18个,计划投资额31.83亿元:引税项目已纳税收200万元。

保障房建设速度加快。2011年全县计划开工保障房1286套,实际新开工1371套。保障房全年安排资金总额9368万元,实际使用资金总额2315万元。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截止12月底,全县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56万台,销售额达2.1亿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600万元;已销售以旧换新家电1026台,销售金额340万元;全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设农家店268家。据反馈,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5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66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2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1.6%;零售业零售额130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32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2011年,全县私营经济新增144个,年末累计达到598个;个体工商户新增2065户,年末累计达到9990户。

外贸出口进一步恢复。全县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到15家,全年完成外贸出口4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6.3%;利用省外资金实现1.29亿元,比上年700万元,增长18.4倍。

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县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1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门票收入36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0%。星级饭店个数达到7个,星级饭店客房达到3126间,名胜风景区个数达到2个。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全面发展。全年完成货运量52.27万吨,客运量741.4万人,货运周转量9874.62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0757.7万人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里程194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430公里,高等级公路1495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100%,民用汽车拥有量达7400辆,私人机动车辆(含摩托车)保有量达2.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