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固镇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固镇县统计局 (2012年6月)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市、县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10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0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亿元,增长26.9%,其中工业增加值31.08亿元,增长31.1%;第三产业增加值27.10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8.2∶33.2∶28.6变化为36.8∶36.3∶26.9,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8%,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15948元,增长12.4%. 年末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1.5万人,同比下降5.7%。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57人,同比上升37.3%,城镇登记失业率4.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6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36.57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1.54亿元,增长24.5%;牧业产值20.54亿元,增长2.4%;渔业产值1.89亿元,增长1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4亿元,增长28.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8278公顷,同比增长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1255公顷,同比增长3.7%;油料播种面积31949公顷,同比下降1.6%;棉花播种面积12243公顷,同比下降10.8%;蔬菜播种面积13904公顷,同比增长1.5%。 全年粮食总产量51.1万吨,增长3.8%;油料产量18.1万吨,增长0.4%;棉花产量17997吨,下降4.6%;蔬菜产量54.4万吨,增长2.5%。 全年肉类总产量104574吨,增长4.8%;禽蛋产量27257吨,增长5.2%;奶类产量720吨,增长5.1%;水产品产量9223吨,增长3.4%。 年末,全县常用耕地面积为71289公顷。其中水田1746公顷,增长1.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8768吨,增长7.7%。农用薄膜使用量2227吨,增长6.0%。农药使用量1440吨,增长1.6%。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1910公顷,增长1.2%。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0.4万千瓦特,比上年增长4.8%。拥有拖拉机6319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97台,小型拖拉机60694台;联合收割机2193台,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1968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25台;排灌动力机械2049台,农用水泵40047台,节水灌溉类机械2205套。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70.6亿元,增长108.8%;重工业完成产值61.8亿元,增长134.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35.0亿元,同比增长37.4%。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7亿元,增长117.1%;实现利税总额0.7亿元,下降15.5%,其中,实现利润0.4亿元,下降28.6%。 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5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其中,城镇完成投资59.2亿元,增长61.3%;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31.3亿元,增长31.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3亿元,增长453.2%;第二产业投资63.9亿元,增长44.7%,其中,工业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完成工业性投资62.7亿元,增长42.8%,占全部投资的69.3%;第三产业投资23.3亿元,增长47.8%。 全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10.9万平方米,下降46.2%;房屋销售面积4.1万平方米,下降18.1%。房屋销售额1.8亿元,增长9.1%。 五、国内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8亿元,增长1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4亿元,增长2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0亿元,增长18.1%;住宿业零售额0.2亿元,增长66.4%;餐饮业零售额3.0亿元,增长17.2%。 六、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10.6%。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769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056780万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320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7167万人公里;水路货物吞吐量为116万吨。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6326万元,比上年下降25.5%;其中:完成邮政业务量2226万元,下降14.3%;完成电信业务量4100万元,下降30.4%。年末全县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5万户,增长6.2%;移动电话用户35.9万户,增长32.9%;国际互联网用户2.8万户,增长35.3%。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22亿元,比上年增收2.56亿元,增长70.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3亿元,增长78.6%。在地方税收收入中,耕地占用税增长339.9%,企业所得税增长72.3%,个人所得税增长53.5%。全年财政支出19.09亿元,增长51.0%。其中,科学技术增长37.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6.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3.3%,教育支出增长65.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3.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03.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2.2亿元,增长19.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8258元,增长18.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0亿元,增长24.9%。其中,短期贷款12.9亿元,增长4.8%;中长期贷款12.8亿元,增长26.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其中职业高中3所;普通教育学校273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高中8所,初中18所),小学175所,幼儿园7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县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5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54人,其中,高中593人,初中1261人,小学专任教师2312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44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13人。 全县普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6455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2811人(高中在校学生9307人,初中在校学生23504人),小学在校学生43644人。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6.14%,高中升学率8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