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赤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2家,完成施工产值10.47亿元,增长55.4%;实现利税6044万元,增长11.3%。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89万平方米,增长43.5%,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62.21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90.3%。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9.62万元/人,增长19.7%;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0.74万平方米,增长7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我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通过优化环境,引商、安商等措施,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1.65亿元,同比增长202.5%,其中:省外资金53.55亿元,同比增长186.5%。有效促进了固定资产的高速增长。2011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60.7%,其中:城镇投资109.4亿元,同比增长83.0%,房地产开发投资7.1亿元,同比减少36.9%%,商品房销售面积48.03万平方米,增长5.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2.71亿元,增长54.6%。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9.41亿元,增长11.7%;集体经济投资1.53亿元,增长18.0%;城乡私营个体投资24.9亿元,减24.8%;其他经济投资82.96亿元,增长228.5%。按产业划分,全市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12.16亿元、80.03亿元和96.01亿元,投资比重为6.5:42.7:50.8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亿元,增长19.9%。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64.96亿元,增长22.1%;乡村实现零售额3.32亿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完成0.89亿元,同比下降8.2%,零售业完成销售额62.43亿元,同比24.4%,住宿餐饮业完成营业额4.69亿元,同比增长6.3%。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8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6.2%。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事业高速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1.5%;旅客周转量3.86亿人公里,增长21.3%。 邮电事业发展较快。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3.95亿元,增长23.4%。固定电话用户5.59万户,减660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8.59万户,新增3.08万户,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3.1万户,新增0.7万户。 旅游事业发展加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国际旅游人数8101人次,增长2.5%。全年实现门票收入3815万元,增长35.2%,旅游总收入14.01亿元,增长53.6%,其中:国际旅游收入254万元,增长4.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1年,我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为推进赤壁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56亿元,比上年增长84.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亿元,增长32.3%。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47亿元,增长35.1%。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1.35亿元,增长16.7%。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49亿元,比年初增加19.03亿元。其中:个人存款64.63亿元,增加10.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67亿元,比年初增加7.0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6.48亿元,增加1.5亿元;中长期贷款25.05亿元,增加5.25亿元。 保险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全市保险业机构14家,全年保费收入2.8亿元,增长23.0%。政策性三农保险费736万元,同比增长9.0%,各类保险赔付总额6830万元,同比增长15.0%,缴纳各种税收299万元,同比增长4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95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4所,普通小学60所,普通初中26所,普通高中5所。各类学校专任教师3519人,在校学生73626人。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3.5%,高中毕业升学率为91.4%,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8%。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高考过一本线的人数340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级以上批准立项科技项目数10项,比上年净增4项,专利申请授权量36项,比上年净增14项。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数22537人,比上年净增2049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395人,比上年净增16人。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全年成功举办了以2011年春节文艺晚会为重头戏的9场文艺演出活动。文艺对外交流取得新突破。组织参加了“灵秀湖北”主题宣传年暨粤、港、澳大型旅游推广演出活动、赴日本、韩国等地的《三国赤壁盆鼓篇》舞蹈演出活动和“咸宁名歌大家唱”颁奖晚会。2011三国赤壁国际文化旅游节节目精彩丰呈。2011·三国赤壁国际文化旅游节于2011年12月10—11日在赤壁成功举办。旅游节以凸显“三国赤壁故地、生态文化名城”为理念,与湖北卫视共同打造盛大的《梦回赤壁》文艺晚会,将千古风流的记忆和梦回赤壁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期间还开展了“魅力赤壁”摄影大赛摄影展,三国文化书画展,《三国杀》游戏年度总决赛及三国人物COSPLAY活动,闭幕式暨黄梅戏《小乔赤壁》首演,让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共享2011.三国赤壁国际旅游节的文化成果,是感受三国赤壁历史文化又一盛宴。文艺创作取得新成绩。按照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底蕴,集聚文艺工作者智慧,努力创作编撰《赤壁民歌集》、《茶马古道源头·羊楼洞》和《1953-2010博物馆年鉴》等文艺理论书籍。积极承办书画作品展并组织参加书画比赛。举办了程乐民书画展和《程乐民画集》首发式,组织参加湖北省第十五届及咸宁市第十三届美术书画比赛,共收集作品293幅。文化事业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11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我市卫生工作牢牢把握医改主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信息化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质量安全、村卫生室管理,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卫生应急救治、妇幼卫生保健能力,卫生事业得到健康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和完善。2011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45186人,参合率达到98.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认真实施。2011年,在巩固16家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价率销售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推广柳山湖镇村卫生室药物零差价率销售经验,使广大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一概带来的实惠。据统计,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市基层卫生机构人均门诊费下降了45.5%,住院人均药费下降了53.8%,药品销售价格下降了49%,直接为患者节约药品费用1200元。村卫生室建设整体推进。2011年,完成了46家村卫生室新建和36家村卫生室的改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8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医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2109人,病床床位1389张,医院、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