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1-26 孝感市孝昌县统计局

2011年是孝昌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县上下加快推进“211”工程取得显着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调优结构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壮大实力为目标,坚持实施“五县战略”,致力建设“五个孝昌”,奋力争当全省大别山经济和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排头兵,努力向全省中等发达县目标迈进,全县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人民生活获得明显改善,主要经济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县域经济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为73082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增长速度居全市第二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839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38261万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270722万元,增长17.3%。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3.0:29.8:37.2调整为今年的30.4:32.6:37.0,一产业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占居县域经济份额第二位。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11169万元,同比增长7.8%。农业内部各行业协调发展:农业产值完成202671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9746万元,增长26.1%;牧业产值165001万元,增长5.0%;渔业产值30247万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504万元,增长7.0%。各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农业49.3%,林业2.4%,牧业40.1%,渔业7.3%,农林牧渔服务业0.9%。

农业生产增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258900吨,增长1.7%;油料产量29617吨,比上年减少3.2%;蔬菜瓜果产量(含果用瓜)324604吨,增长21.4%;水果产量88531吨,增长19.9%。年末牲猪存栏42.32万头,增长9.1%;大牲畜存栏92656头,增长7.7%。全年牲猪出栏35.90万头,增长4.0%;大牲畜出栏33997头,增长23.7%。畜禽肉类总产量达到67114吨,增长18.0%;禽蛋产量47517吨,增长32.3%;家禽存笼为1144.96万只,增长16.0%,家禽出笼1824.81万只、增长3.8%。全年水产品产量16656吨,增长1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7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90812万元,同比增长7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445万元,同比增长41.3%。

工业效益明显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3362万元,比上年增长68.5%;实现利税总额34384万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利润总额20214万元,同比增长52.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5.7%,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9.6%,较上年提高67.5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83975万元,增长28.8%。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7703万元,同比增长4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2011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7318万元,比上年增加221609万元,增长38.5%。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712732万元,增长40.0%;房地产开发投资61180万元,同比增长20.3%。年内施工项目306个,全部投产项目251个。全县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95110万元,农林牧渔业完成33510万元,制造业完成191853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74600万元,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133987万元。

五、商贸和物价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651万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县级零售额实现173329万元,增长19.5%;县以下零售额实现139322万元,增长19.3%。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09554万元,增长19.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3097万元,增长19.2%。

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全县上下按照“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全县外向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11年全县共引进内资项目208个,实际到位资金473815万元,同比增长162.0%。引进外资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1420万美元,完成目标108.8%,增长27.4%;完成外贸出口创汇2021.8万美元,同比增长152.9%。

物价水平平稳上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下,物价总水平稳中有降。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1%(以上年指数为100%,下同),其价格指数水平比上年上涨5.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0.7%,衣着类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1.4%,居住类价格上涨4.8%。此外,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4.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与去年略涨,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价格下跌0.2%。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6%,比上年上涨2.0%;农资价格总指数为116.0%,比上年上涨10.5个百分点。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29公里,其中省级以上公路180.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6.1公里。全县汽车拥有量为10851辆,增长22.5%,其中,载客汽车225辆,增长11.8%,载货汽车1349辆,增长9.4%。全年客运量904万人次,增长9.4%;公路货物发送量416万吨,增长15.6%;

邮电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964万元,增长9.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82万元,减少7.2%;电信业务总量(含移动、联通)14382万元,增长13.7%。固定电话拥有量63001户,下降3.3%,其中农村电话用户46940户,增长5.6%;“小灵通”用户3191部,下降8.8%。手机用户130661户,增长8.3%,其中全年新增手机用户10215户,增长9.6%。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15.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亿元,增长14.0%。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全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675个,较上年增加305个,增长22.3%。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全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4361.1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3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144.4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36.2%,完成税收收入25641.9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3.9%,同口径增长39.7%,其中增值税收收入3170.5万元,同口径增长38.0%,企业所得税收入2167.4万元,同比增长21.7%。在众多刚性增支因素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集中财力基本上确保工资发放、确保机关正常运转、确保社会稳定。全县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14923万元,比上年增加32691万元,增长39.8%。实现了财政收入总量与质量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