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竹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9661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391万元,可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03333万元,可比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163893万元,可比增长14.9%。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9:39.2:31.8调整为26.1:40.9:33。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标志我县进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33.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6%,金融保险业增长20.5%,房地产业增长15.4%,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0%,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9.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5%。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6.1%,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9%,衣着类价格上涨4.2%,家庭设配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7%,交通通讯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居住类上涨5.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消费品价格上涨8.5%。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6.9万人。按产业分,第一产业6.8万人,第二产业6.1万人,第三产业11.3万人。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县年末城镇登记失业219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213元,职工年平均工资指数为19.58。 二、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50554万元,与上年增长6.58%;实现增加值129915万元,剔出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4.48%。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分别实现现价产值185916万元、6958万元、52719万元、2582万元、237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7%、4.1%、6.68%、299.25%、9.99%。全年外出务工人员11.57万人,比上年增长5.1%,实现务工收入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农作物播种面积124.9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1.96万亩;烟叶播种面积2.68万亩;药材0.94万亩;全县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5.89万亩,其中新增茶园面积1.61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222090吨。其中:夏粮总产量44458吨,同比增长0.79%;秋粮总产量177632吨,与上年下降2.9%。油料总产量39083吨,增长13.8%,其中,夏季油料产量15439吨,秋季油料产量23664吨。(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全县当年造林面积1134公顷,与上年增长47.8%。森林覆盖率43.8%。木材采伐量为12133立方米。 畜牧业全年实现现价产值52719万元,同比增长37.2%。生猪出栏24.02万头,与上年增长2.13%;存栏27.78万头,同比增长5%。牛出栏0.63万头,同比持平;存栏2.6万头,同比增长13%。山羊出栏3.07万只,同比增长15%;存栏5.01万只,同比增长21%。家禽出笼95.08万只,同比下降1.5%;家禽存笼146.44万只,同比增长20.6%。肉类总产量20690吨,比上年增长31.6%。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1.1万千瓦。机电排灌面积0.35万亩,当年机耕面积1.77万亩,机收面积0.7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县工业实现总产值605422万元,同比增长53.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20906万元,同比增106.1%。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70333.27万元,同比增长2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162万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4753万元,同比增长101.2%;实现利润总额7499万元,比上年增长79.4%;实现利税总额15417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82.8%;产品销售率为87%,下降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总产值64953万元,同比增长189.2%;重工业总产值155953万元,增长8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县实现建筑业产值110656万元,比上年增长1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0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22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3%、2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2124万元,同比增长19.8%。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投资315509万元;集体经济投资1478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116934万元;股份有限公司23984万元;个体和私营经济投资60917万元。按产业划分,全县第一产业投资为31805万元、第二产业为222542万元、第三产业为277777万元,增幅分别为28.6%、-14.8%和56.1%。按投资领域分工业投资(水电及相关产业、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15962万元,下降-7.4%;交通建设投资完成56066万元,增长46.8%;农业投资完成52308万元,增长20.1%;社会发展投资完成109374万元,增长104.1%;城镇建设投资88414万元,增长28%;农村私人投资完成67667万元,增长93.9%。 全年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06个,累计投资49.3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2.7%。其中潘口、小漩、龙背湾等三大水电站当年完成投资15.67亿元,占重点项目投资总额的29.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4%。按城乡分,县城实现零售额135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县以下实现零售额111198万元,增长18.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12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6%;住宿和餐饮业25210万元,增长17.3%。 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08157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045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出口创汇7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6%;直接利用外资454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里程3684.3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496.19公里;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邮电通讯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958万元,比上年增长40.99%。固定电话用户26328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8837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6326户。 全年县内旅游人数28.9万人次,县内旅游收入12300万元。全县有星级饭店6个,星级饭店客房584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