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运行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纵深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战略,突出“三三三四”发展重点,把握加快发展、调整结构的基调,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0892万元,同比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9万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03315万元,同比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308万元,同比增长10.3%。三次产业比重为0.9:85.7:13.4,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2%、91.3%、8.5%。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8687万元,同比增长20.1%,比全区GDP增速高2.1个百分点,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9%。 二、农业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44万元,增长13.4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41公顷,比上年增加1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1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结构为0.76:0.20:0.03。乡村从业人员数7206人。 粮食总产量3070吨,同比下降0.97%,其中,小春粮食增产460吨,大春粮食增产2610吨。蔬菜产量10030吨,同比增长0.1%;水果产量3030吨,增长23.2%。 全年出栏猪21422头,比上年减少2129头,下降9.0%。出栏牛277头,比上年增加16头,增长6.1%。出栏羊2272头,比上年增加102头,增长4.7%。出栏家禽908941只,增长8.4%。肉类总产量3085吨,比上年下降0.6%。水产品产量505吨,增长0.8%。 农业机械总动力0.09万千瓦,排灌机械保有量27台,有效灌溉面积0.6千公顷;农村用电量达到439万千瓦时,下降0.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83983万元,同比增长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0.6%,拉动经济增长16.3个百分点。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286273万元,同比增长22.7%,所占比重达41.9%,比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44204.1万元,同比增长33.02%;实现增加值668140万元,同比增长20.4%。 2011年,西区实现建筑业产值8408万元,从业人员1668人。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县项目投资、农户投资)4636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30685万元,同比增长16.46%。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本建设投资205104万元,增长32.42%;更新改造投资175825万元,增长8.68%;其他投资14746万元,减少2.64%;房地产开发投资35010万元,减少7.83%。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同比减少43个达83个,城镇固定资产完成364520万元,同比增长1.55%;城镇新增固定资产157665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33879万元,同比增长6.8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763.2万元,同比增长17.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69826.5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增长33.97%,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及个体户增长15.9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936.7万元,同比增长28.2%。 六、旅游 2011年,西区大力推进质量兴旅。以苏铁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清香坪森林公园建设、金沙滩国际长江漂流基地扩建、西佛寺景区建设等旅游项目建设为基础,抓好元旦、清明、五一、端午4个小长假和春节、国庆黄金周旅游特色活动,促进旅游经济全面提升。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5亿元。 七、财政、税收 财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040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237万元,同比增长10.2%。全区地方财政支出实现66977万元,同比增长26.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7336万元,同比增长26.5%。 税收 国家税务局组织收入44057万元,同比增长4.4%;地方税务局组织收入52237万元,同比增长23.0%,其中税收收入41666万元,同比增长23.2%。 八、教育 教育 2011年,辖区有幼儿园43所(政府办1所,企业办8所,民办34所)。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4所,区级示范园12所。有在园幼儿466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6%。有区属中小学校16所。其中单设小学8所(农村1所并下辖6所村小和1个教学点),单设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高级中学1所(省级示范学校)。全区有教职工2176人。其中在职教职工1260人,离退休教职工892人。全区在编在岗专任教师1131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9.14%,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提高率分别为89.72%、81.49%、7.76%。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副高级职称167名、中级职称572名、初级职称334名,各级职称结构比例均达到省定标准。有特级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14人,市、区骨干教师187人,市、区学科带头人30人。全区有在校中小学生19265人,其中小学生11921人,初中生5619人,高中生1725人。 职业教育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和攀煤(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是西区辖区内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 成人教育 四川省2011年第一次自考是1月10日至1月21日和3月1日至3月10日,进行了两轮报名,共有考生216人,报考科次405科;第二次自考是2011年8月1日至20日,报考人数为146人,报考科数285科。 8月25日-9月13日,全区成人高考试开始,报名人数有2590人,其中报考专升本的有142人,占总人数的5.5%;专科的有2448人,占总人数的94.5%。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818人。 九、科学技术 2011年,区财政安排应用技术研发资金33万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完成3500万元,有效缓解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项目经费102万元。先后开展冬季送科技下乡、科技之春科普月、专利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份(册),办各类科普专栏、板报266期,展出展板、挂图244块(幅),张贴科普标语、宣传画38幅,放映录像7场(次),开展咨询280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9期,举办科普讲座31场(次),先后有2820人(次)参加了培训,开展科普上街宣传13次,赠送价值39500余元的书籍、家庭常用药品、妇女用品、日常用品、计生药具,全区近8万人(次)接受了科普宣传教育。全年,西区财政投入科普专项工作经费12万元,区科普成员单位投入科普经费6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