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突破利津”的战略,全面推进二次创业步伐,以提前解困变强、富民强县为目标。加快园区建设、推进三大板块经济发展步伐,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日趋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0.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亿元,增长2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6亿元,增长19.3%。产业结构调整为17.3:61.1:21.6。人均GDP27649元。 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2%,是近年来涨幅最大的一年。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7.8%。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别中,食品类上涨19.0%、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持平,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1.1%。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832万元,增长8.4%。其中农业产值126248万元,降低5.1%;牧业产值76955万元,增长20.3%;渔业产值44340万元,增长1.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719万元,增长49.9%。 主要农产品产量下降明显。全年粮食作物面积18384公顷,减少5601公顷,下降23.4%,全年粮食产量101743吨,减少19574吨,下降16.1%;蔬菜种植面积6655公顷,减少386公顷,下降5.5%,产量379001吨,减少22472吨,下降5.6%;棉花播种面积37530公顷,比上年增加2211公顷,增长6.3%,产量为36408吨,由于受长期阴雨天气影响,减少4347吨,下降10.7%。水果产量28814吨,减少554吨,下降1.9%。 畜牧、渔业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45152吨,增长0.6%;禽蛋产量46439吨,增长8.8%;奶类产量3706吨,增长10.6%。水产品总产量95500吨,增长6.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0500吨,增长7.0%;淡水产品产量25000吨,增长3.1%。 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村用电量8790千瓦小时,增长17.9%。化肥施用折纯量35567吨。年末常用耕地43633公顷。农村通电话户数51346户,占乡村总户数的64.4%。 三、工业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853388万元,同比增长44.4%。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分别完成产值1182521万元、523282万元、372729万元、319928万元。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826724万元,增长54.5%;实现利税251188万元,增长89.9%;实现利润140043万元,增长104.2%;2007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18.9%,比上年提高136.1个百分点;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545264元/人,较去年同期提高176971元/人;实现总资产贡献率31.71%,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实现产销率98.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7497万元,增长33.2%。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294997万元,增长20.6%;农村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66400万元,增长62.0%;房地产投资完成6100万元,增长62.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6148万元,增长93.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67028万元,增长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4321万元,增长133.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9.9:57.1:33.0,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64109万元,股份合作公司完成投资46365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178552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2000万元,私营企业完成投资63461万元。从资金来源看,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是自筹资金,占本年资金来源的74.6%。 建筑业生产与效益平稳增长。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32842万元,竣工产值2892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951平方米,竣工面积148136平方米。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4017万元,增长17.2%。其中,县消费品零售额46465万元,增长18.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7552万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3884万元,增长17.1%;零售业零售额72947万元,增长19.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6194万元,增长16.2%;其他行业零售额10992万元,增长9.6%。从经济类型情况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4016万元,增长16.3%;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39702万元,增长19.4%,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01929万元,增长16.3%。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粮油类、肉禽蛋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47.0%和56.3%。 对外贸易增长加快。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2895万美元,增长38.1%。其中进口12909万美元,增长66.2%;出口9986万美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1070万美元,增长19.3%。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县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418公里,其中县、乡道及专用公路里程620公里,村道里程为638公里。全年共完成营业性货物运输量972万吨,增长6.9%;货物周转量182811万吨公里,增长54.4%。全年共完成客运量117万人,下降10.7%,客运周转量11309万人公里,下降16.1%。 邮电、通信业较快增长。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92万元,增长25.6%。电信业务总量2686万元,增长8.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5.79万户,增长9.0%,其中住宅电话用户49879户,增长4.7%;移动用户17.4万户,增长33.5%;互联网用户9842户,增长70.3%。 七、财政、金融 地方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7026万元,增长5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000万元,增长35.3%。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全县地方财政支出62111万元,增长29.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349万元,增长29.3%;农林水支出12527万元,增长72.9%;医疗卫生支出3285万元,增长39.1%;教育支出17031万元,增长24.4%。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10644万元,比年初减少4130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7040万元,比年初增加6014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319509万元,比年初增加31884万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80663万元,比年初增加17170万元;农业贷款余额83853万元,比年初增加1192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