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2-23 鄂州市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2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2.58亿元,增长23.8%。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完成地方税收收入24.33亿元,增长25.3%,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4.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6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分别达到2.72亿元、7.02亿元和3.7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1.4%、7.7%和19.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346.68亿元,比年初增加4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个人存款余额达到197.59亿元,比年初增加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0.67亿元,比年初增加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到10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51.1%,中长期贷款余额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5.1%。

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达到76375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470万元,增长9.5%;人身险保费收入57905万元,增长7.2%。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6424万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0577万元,增长23.3%;人身险业务赔款与给付5847万元,增长70.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600人,在校生12600人,毕业生3400人。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68人,在校生5531人,毕业生6596人。普通中学招生17404人,在校生53787人,毕业生18871人。普通小学招生12735人,在校生69198人,毕业生10572人,在园幼儿数10992人。

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26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3%,实现增加值75.57亿元,增长21.5%。全年新增高新技术认定企业18家,10家企业进入后备企业库。新增高新技术产品备案企业35家。新增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新建3家院士工作站,实现院士工作站建设零的突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3项,解决技术难题30余个,完成科技成果鉴定8项,登记科技成果13项,获得省科技奖7项;登记技术交易合同30项,技术交易额首次突破亿元。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894件,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发明专利176件,增长8.6%;企业专利申请量510件,增长33.9%。葛店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2012年,全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相继举办了19场大型舞台演出。先后组织了鄂州市喜迎十八大暨第一届湖北艺术节广场文化展演月等活动200多场次。举行了“书香吴都·文化鄂州”全民阅读活动100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20多万人次。年末,全市图书馆入藏图书达到1万余册,报刊400余种,新建书目数据库1万余条。全年全市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全新改版的大型舞蹈诗《吴都风华》,一举获得第十届楚天文华优秀剧目奖、楚天文华音乐创作奖等五个奖项。《采莲船歌》、《婚礼变奏曲》、《痕迹》、《诗词》四部作品获得第十五届“楚天群星作品奖”。原创歌曲《丰收年》、《采莲船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播出,作品《泪》获第十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我市盲人歌手程前迈上“星光大道”舞台,一举夺得周赛冠军。2012年,全市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3%和98.43%。

2012年,我市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捷报频传。鄂州籍运动员纪静在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上,摘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金牌。在2012年湖北省“体育彩票杯”时尚假日系列赛事勇夺2枚金牌,并获得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的成绩;在全省青少年体育竞赛中获金牌7枚、10枚银牌、6枚铜牌。举办了市第四届市直机关运动会、市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012年湖北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等几十类100多场展示和比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市民健康素质。

到2012年底,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50个,其中,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26个,妇幼保健院(站、所)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5个。卫生工作人员59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18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908人,注册护士1935人。全市卫生机构床位达到3780张,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6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109.36万人,常住人口105.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79万人。全年出生14372人,出生率为13.14‰;死亡7506人,死亡率为6.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8‰。

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6.6元,比上年增长13.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72.08元,比上年增长14.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15︰1缩小为2.13︰1。

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3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8万人,全市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4.09%。全年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7650套,对1330户困难户发放租赁补贴。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1.6万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9万人。全市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达到2027张,比上年增加129张。

十一、节能降耗、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671.9万吨标煤,比上年增长5.82%。其中,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585.7万吨标煤,增长5.6%。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63%。

2012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60.83万亩;全市森林面积49.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0.25%,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铁矿石储量2.1亿吨,居全省第2位。

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0%;城区公共绿地面积70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

全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有354天,优良率为97.0%,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二氧化硫0.03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07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35毫克/立方米。

2012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55起,比上年增加94起,死亡41人,比上年减少3人,直接经济损失956.9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全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7.32%,比上年下降3.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