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险。年末,共有保险公司69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30家,寿险公司34家,养老险公司3家和健康险公司2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55家,外资公司14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819.5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71.5亿元,增长20.6%;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48.0亿元,下降1.0%。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32.9亿元,增长21.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41.3亿元,增长29.2%,人身险赔付支出91.6亿元,增长12.1%。 证券。年末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03家,其中A股90家、H股公司15家(2家公司A、H股两地上市)。全年累计实现融资252.5亿元。其中4家公司首发融资45.2亿元,12家公司再融资207.3亿元。 年末全省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243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全年新增16家证券营业部,8家期货营业部,2家基金公司分公司。 年末全省有证券投资者账户747.3万户,全年累计实现证券交易额2.5万亿元。有期货投资者账户3.1万户,累计实现期货代理交易额7.7万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2.6万所,在校生(学历教育)1579.9万人,教职工95.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9.6万人。 义务教育。全省小学8586所,招生101.0万人,在校生560.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3908所,招生98.8万人,在校生304.2万人;特殊教育113所,招生8398人,在校生4.4万人。 中等及职业教育。全省普通高中735所,招生52.2万人,在校生151.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630所,招生54.4万人,在校生139.9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279.3万人(次)。 成人教育。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33.0万人;成人中学在校生4.9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66万人。 高等教育。全省普通高校99所。普通本(专)科招生38.2万人,增长8.4%;在校生122.4万人,增长7.4%;毕业生28.7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40个,招生27553人,在校生85626人,毕业生22198人。 科技事业。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2个。全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全年共申请专利66312件,专利授权42220件,其中新增专利实施项目5487项;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353件,审理结案340件。 科技创新。全省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其中创新型企业1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1154家,其中试点企业387家,培育企业74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1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1600项,成交金额119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010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68个,艺术表演场所45个,文化馆205个,文化站4600个,公共图书馆17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3个。全年摄制电视剧6部,电影故事片11部。 文化遗产。全年新增博物馆4个,共有博物馆14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6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51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进入常态,全年接待观众3597万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0项。 广播、电视事业。全省无线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8座,广播电视台158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7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6.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97.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396.4万户,比上年增加56.1万户。 新闻出版和档案工作。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36种,出版量17.2亿份;出版期刊343种,出版量10816万册;出版图书8720种,出版量22391万册;出版音像制品120种,电子出版物300种。档案馆247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0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43.1万卷。 卫生资源。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6073个,其中医院153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3742个;床位39.1万张,增长16.6%;卫生技术人员37.9万人,增长7.3%,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2万人,注册护士13.4万人。 卫生环境。新增省级卫生城市2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比上年提高3.0和1.9个百分点。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98.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提高到60.9%。基本药物上网采购率98.2%。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31.81/10万、10.2‰和13.3‰。 体育事业。全年省优秀运动队获世界级比赛金牌13枚、银牌25枚、铜牌3枚;获亚洲级比赛金牌19枚、银牌4枚;获全国比赛金牌23枚、银牌16枚、铜牌26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38.0亿元,增长13.8%,共筹集公益金10.9亿元。全省建成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5所、省级18所,市(县)级业训重点单位3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25个。全省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5700条,当年新建1205条。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实施体育“十项惠民行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74个。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全年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发展项目共计97个,支持资金5.8亿元。争取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2.8亿元和关闭落后小企业补助资金1.93亿元。获得国家节能资金补助4.3亿元。全面完成433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7.18%。 环境保护。全年安排用于污染治理、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等环保专项资金6.2亿元。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63个,企业预算总投资18.7亿元,省级环保专项补助资金1.4亿元。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开展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03个,总投资18.2亿元,省级环保专项补助资金约1.2亿元,省政府限期治理的100户工业污染企业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32条重点小流域治理全面展开,依法新划定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生态建设。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7个,面积90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6%。国家级生态县7个,省级生态县24个。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7600起、死亡3493人,比上年减少593起、141人,分别下降3.3%和3.9%。自2001年以来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保持下降态势。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15人,下降14.0%;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20人,下降12.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2.35人,下降11.4%;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3.047人,下降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