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0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经济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效增长。初步测算,全旗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是63.3亿元,增长10.2%;分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现价增加值2.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现价增加值54.3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完成现价增加值6.5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9:85.8:10.3。全年人均生产总值96541元,按现价行汇率1美元=6.5064元人民币计算,人均GDP已达到14838美元。 市场物价涨中有降。2010年,全旗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8个百分点。分项目看,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2.1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上涨0.5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指数下降8.5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持平。 劳动就业稳定发展。2010年,全年就业安置2782人;城镇新增就业104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52人,其中“4050”人员225人;职业技能培训2150人,其中“送出去”培训254人;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874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全旗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33968人,比2009年增加了1227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7122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299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547人。 财政总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增长2.7%,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3.3%,占全旗GDP比重22.6%。 全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产不优,三产滞后,消费拉动明显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链条短,资源深度加工不够;市场物价上涨较快,给工农业生产及低收入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牧区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较多。 二、农牧业 2010年,旗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稳定发展农牧业生产、加快牧区扩镇移民、生态移民、退牧转移、永久性转移和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和农牧区基础建设步伐。全旗农牧业生产及经济出现了快速,强劲,健康的发展势头。 (一)牧业生产形势 2010年以来乌后旗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在牧区逐年实行“禁牧、休牧、退牧转移”政策,大量出栏牲畜头数,逐年减少山后牧区牲畜,加大农区养殖力度。今年牲畜统计显示,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57.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0.6万头(只),2010年日历年度牲畜头数为37.2万头(只),比上年38.4万头只减少1.2万头(只),减幅为3.1%。牲畜出栏因牧区禁牧、退牧转移、生态移民等因素大量处理牲畜,导致年末出栏率达68%,比上年同期增加6.7个百分点。当年成活仔畜头数为22.9万头(只),同比减少0.5万头(只)。牲畜死亡控制在1.87%,比上年上升了0.07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 2010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2.96万亩,比上年增加0.16万亩。全旗粮食总产量达8085万斤,比上年减少1254万斤,下降13.4%。 全旗平均粮食单产达512公斤,比上年增加18公斤,其中:小麦亩产382公斤,玉米亩产634公斤,薯类亩产551公斤。 (三)农牧业经济发展形势 据2010年全旗农牧区经济调查显示:全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22.4万元,比上年增加6089.3万元,增幅为21.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156.1万元,比上年增加4227.7万元,增幅为20.2%。 三、工业 截止2010年12月,全旗29户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8.66亿元,同比增长30%;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19.31亿元,同比增长41.36%;产销率达92.74%,与上年同期上升7.7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1.14亿元,同比增长38.06%;实现应交增值税4.79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71.07%。因价格影响,截止12月有4户企业亏损,累计亏损额为6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旗委、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之大规模风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使全年的投资目标如期实现。全年共有投资项目101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按行业类别分,工业投资累计完成54.45亿元,同比下降5.5%,占投资总额的76%;农林牧渔业累计投资完成998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394%,同比增长2.2倍;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1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2.6%,增长33.1%。 五、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2010年,旗电力调度大楼、会展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民族教育园区和边防大队营房投入使用,巴音宝力格镇6条市政道路全面完工。新增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巴音宝力格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运行。建成河套500千伏和双利、毕其尔、东富山、海力素4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面完成了杨贵沟、工业园区东侧撇洪沟防洪工程;启动了巴音宝力格镇北山坡截洪沟建设工程。西补隆至乌根高勒固察线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口岸公路和川敖线至哈拉图嘎查公路稳步推进;投资近3000万元的获各琦铜矿至善岱庙旅游公路建成通车。 截止2010年底,全旗拥有本地各种货运车辆1318台,总吨位2.56万吨,全年实现公路货运量420.3万吨,实现货动周转量180385万吨/公里。拥有客动车辆52辆,客运总坐位1596位,实现客运量79.87万人,实现客运周转量3378.5万吨/公里。 六、金融 2010年,全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44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957万元,增长14.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040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企业存款24647万元,比上年减少9.9%。 各项贷款余额609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901万元,增长14.6%;其中,单位贷款15700万元(包括企业、财政贷款)、个人贷款41080万元。 七、教育、文化、卫生 科教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旗共计投资7200万元,新建了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民族教育园区和呼和中心校、呼和幼儿园,全旗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面向全区高薪招聘了汉授、蒙授优秀教师22名和教育专家3名。认真落实教育补贴政策,投入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和高中“三免一补”资金561万元。小学、中学班主任津贴分别提高至260元、300元。教育基金扶困助学作用充分发挥,365名应往届贫困大学生得到及时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