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3-02-16 宁波市慈溪市统计局

201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50.9万户,比上年增加0.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23.7万户,比上年增加12.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5.4万户,增加8.3万户。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2.14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8.61亿元。

九、科技、教育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年我市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15681项。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万项,达到12407项,其中发明专利286项,外观设计专利8171项,实用新型3950项。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宁波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目前,全市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6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3家、宁波市级60家。累计立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6项,其中浙江瓦力的“锰酸锂系储能电池关键技术及示范”成为我市新能源领域首个“863”项目。以海通公司为主实施的“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大网新慈溪智慧谷项目已完成总投资额的72%,主体工程已全部结顶。科技招商实现新突破,全球首条规模化、低成本石墨烯生产线在我市慈东滨海新区开工建设,对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学前教育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全市各镇(街道)按照省一级标准建设的公办幼儿园工程均全面启动,70%的镇(街道)建有公办幼儿园,全年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累计建成公办幼儿园22所。全年新创省一级幼儿园1所、省二级幼儿园7所、省三级幼儿园43所,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90.8%,比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44所学校(幼儿园)通过宁波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园)评估验收。高考成绩稳中有升。2012年全市高考考生总上线6701人,高考上线人数连续15年居宁波大市首位,其中普通高校一类上线人数为1233人,高于省一类上线率3.3个百分点,文科成绩创历史新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品牌建设,我市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先行区”,全市7个社区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学习型社区。慈溪市技工学校,经评估先后被认定为省、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2012年全市拥有普通中学49所,小学8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普通中学教师4335名,小学教师4396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1129名。本学年有普通中学学生5.36万人,小学学生9万人。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25%,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97年。

十、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得到积极发展。2012年实现镇(街道)图书馆分馆、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村(社区)全覆盖,并率先在全省试点建设首个“移动数字农家书屋”。成功创建省文化强镇3个、省文化示范村(社区)2个,创建宁波市文化示范乡镇(街道)3个、宁波市文化示范村(社区)15个。“三北讲坛”通过“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考核验收,并被命名为“宁波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九届慈溪市艺术节,开展六大类26项80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全年文化惠民工作共引进举办高端文化展览45场、文化讲座48场、文化演出50场,送戏下乡320场,送电影下乡4996场。青瓷瓯乐继续扩大对外交流展示,应邀赴台湾、德国进行展演;首部慈溪本土电视剧《上林恋歌》播出,首部慈溪本土出品电影《爱谁谁》在全国各大院线放映。2012年末全市有剧院、影剧院11个,市图书馆总藏书量达到55.2万册。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观海卫等4个镇(街道)成功创建成为省体育强镇(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实现我市省体育强镇(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全覆盖。全年新增省先进体育社区7个,省村级体育俱乐部15个,省老年体育活动中心3个,新安装健身路径67条,市体育馆、掌起逍林两镇体艺馆相继建成投用。全年举办了美国篮球巨星慈溪行、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邀请赛、全国女排精英对抗赛、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7%,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2012年慈溪市基层医疗机构过渡期药品目录》。8家市级医院启动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住院补偿和门诊报销比例,年末全市参保人数达到77.24万人,参保率为97.3%,人均筹资额为510元,其中个人缴费150元。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统筹区域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3%。启动第四轮参合群众健康体检工程,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率达到80.2%,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3.0%。实施妇女健康提升工程,共检查99887例,检查率42.4%。市峙山医院迁建工程、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工程竣工投用,慈林医院主体结构结顶。2012年我市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

2012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3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87人,注册护士2584人,药师(士)483人,检验师284人,实有床位3369个。全年总诊疗人次为1091.44万人次,其中门诊101.52万人次,急诊总量57.27万人次。2012年婴儿死亡率为3.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36‰,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29.24/10万。

十一、人口、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425201户,户籍总人口1041904人,其中非农人口192089人。户籍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97.19:100,18周岁以下人口153682人,60周岁以上人口214273人。户籍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5(以女孩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2012年末全市暂住人口登记在册总人数为97.61万人,其中男性53.97万人,18周岁以下人口13.61万人。

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11元,同比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383元,同比增长11.6%。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1.87∶1缩小到1.85:1,低于全国3.10:1的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6%和39.5%。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9.88平方米。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2年全市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新增10.02万人、7.73万人、4.17万人、8.88万人、9.45万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累计分别达到69.02万人、56.15万人、22.79万人、39.20万人、35.78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土保分别新增参保15309人、6646人,累计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48万人、13.71万人,我市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81.2%。调整提高职工养老和城乡居保养老金标准,我市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享受人员、企业退休职工低标准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企业退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79.9元,比调整前增加190.8元;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40元/月,同时对未叠加享受其他养老保障待遇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参保人员增发20元/月。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进一步扩大历年个人帐户支付范围,调整提高特殊病种的医保待遇,降低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的自付比例,职工医保待遇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