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30 白城市统计局

白城市统计局

2013年3月15日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主基调,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全力攻坚突破,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和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打造“六大功能区”,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民生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93.8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亿元,增长10.3%。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0571元,比上年增长11.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8.2:48.8:33.0调整为18.0:47.7:34.3。2012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5.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8.3%。

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1.0亿元,增长26.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亿元;公共安全支出6.3亿元;教育支出29.4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6亿元;文化体育及传媒支出1.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4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1.3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3.9亿元;交通运输支出4.8亿元。

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食品类价格上涨5.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3.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分别下降了2.0%、0.6%。

201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9.4%;失业再就业1.2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2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低于省定目标0.9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1%;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10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850人,完成年计划的121.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8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05.1%。

农业

2012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农业产值132.9亿元,同比增长19.8%;畜牧业产值48.6亿元,同比下降11.0%;渔业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40.0%;林业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1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37.3%。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46.9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玉米产量210.3万吨,同比增长9.1%;水稻产量87.2万吨。同比增长16.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2.6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2.7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6.2万公顷。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肉类总产量11.4万吨,同比增长16.3%;禽蛋产量5.6万吨,同比增长9.8%;牛奶产量15.9万吨,同比增长10.4%。

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95户,同比增长3%,加工产品共有17个系列715个品种。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260万吨,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0%。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实现利税27.8亿元。投入园区建设资金11亿元,新建农业科技园区35个、扩建农业科技园区56个,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177个。2012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全市96个省级示范村继续以泥草房改造、村屯道路硬化、环境卫生整治、村屯绿化美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围绕上述重点建设内容进行项目规则和申报,共完成重点项目293个,总投资16540万元,争取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843万元。

全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7个,有机食品91个,无公害农产品142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428万亩。

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完成增加值2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60.9,比上年提升3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其中重工业为97.8%,轻工业为98.8%。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99.7%、98.8%和97.9%。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22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户数的77.9%,比上年末减少10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增幅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6.8%。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1亿元,同比增长30.5%。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8.5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78.4亿元;第三产投资完成150.3亿元。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个数为206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投资330.6亿元,同比增长62.1%;县域投资完成356.7亿元,同比增长37.4%;能源投资完成116.3亿元,同比增长12.0%;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67.5亿元,同比增长22.7%。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零售业零售额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住宿业零售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43.3%;餐饮业零售额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2.6亿元,增长13.5%,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77.3亿元,增长1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9亿元,增长40.2%。

对外经济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7788万美元,同比增长49.7%。其中,进口2388万美元,同比增长17.7%;出口15400万美元,同比增长53.7%。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35项,实际到位域外资金540亿元,同比增长25.0%。实际利用外资额10170万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920万美元,同比增长13.3%;间接利用外资6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8.3%。

交通、邮政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798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374公里;省道841公里;县道733公里;乡道4192公里;专用公路33公里;村道3625公里。2012年全市公路专业养护里程9798公里。其中:干线公路养护里程1215公里;农村公路养护里程858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1493万吨,货运周转量197013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140万人,客运周转量101509万人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