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富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富宁县统计局 (2011年3月) 2010年,是我县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为我县“十一五”发展目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71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增速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增速与全国相比略有增长、与全省、全州相比具有一定差距,比全国平均水平(10.3%)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12.3%)低0.8个百分点,比全州平均水平(13.0%)低1.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508万元,增长3.8%,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940亿元,增长16.7%,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9%,其中工业增加值81697万元,增长11.6%,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8.9%,建筑业增加值36243万元,增长23.3%,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0.0%;第三产业增加值133669万元,增长12.3%,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1%;三次产业结构为25.4:35.0:39.6,形成3:2:1的经济发展格局。按常住人口计算,2010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8347元,比上年增加712元,增长9.3%。 非公经济蓬勃发展。2010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681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占全县GDP的比重达49.9%。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招商引资项目12项,招商引资额10.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 2010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5.89万人,比上年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3.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245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931元,比上年增长6.5%。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存款4353元,比上年增长35.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10年,特大旱情对我县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实现农林牧业渔业总产值138859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业总产值65025万元,比上年增长4.8%;林业总产值13473万元,比上年下降5.1%;牧业总产值5516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渔业总产值342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农业服务业总产值1772万元,比上年增长5.2%。 主要农产品保持平稳增长。粮食、水果、水产品、甘蔗等主要农产品均获得好收成,全年实现粮食产量131510吨,比上年增长2.3%;水果产量5914吨,增长2.1%;蔬菜产量78709吨,下降3.6%;水产品产量3362吨,增长1.1倍;甘蔗产量54.36万元,增长37.1%;油茶籽产量2988吨,增长16.5%。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2010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66670头,比上年增9630头,增长2.6%,其中:能繁母猪29706头,比上年减886头,下降3.0%。出栏肉猪391341头,比上年增59970头,增长18.1%。大牲畜存栏280014头,比上年增5289头(匹),增长1.9%;出栏肉牛92086头,比上年增9137头,增长11.0%。年末家禽存栏1617534只,比上年增48287只,增长3.1%。实现肉类总产量39959吨,比上年增6089吨,增长18.0%,其中:猪肉产量22864吨,比上年增5208吨,增长22.8%;牛肉产量7739吨,比上年增711吨,增长9.2% 三、工业 2010年,全县各级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对我县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2010年,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21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46280万元,增长20.9%;重工业完成产值175186万元,增长17.8%。从规模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01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9%。从全县13家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效益看,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增加值56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6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利润总额372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实现利税总额49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9%;亏损企业5个,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600万元,同比增亏85.7%。 9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六增三降”。原煤完成135.11万吨,增长11.7%;铁矿石原矿完成251600吨,增长50.4%;硅锰合金完成28626吨,增长11.8%;红砖完成19150万块,增长10.3%;血塞通片完成17817万片,增长45.9%;人造板(胶合板、大芯板等)完成14303立方米,增长0.5%。发电量完成36306万度,比上年下降4.7%;水泥累计完成33776吨,下降31.2%;黄金完成104千克,下降55.4%。 四、国内贸易和边境贸易 随着我县经济稳步回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刺激消费的各项措施对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加之我县成功举办了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部分比赛项目及2010年“普阳杯”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有效拉动我县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2010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23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分区域看,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22787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76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64702万元,比上年增长19.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08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9.4%。 边民互市贸易稳定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3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进口总额14060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出口总额2014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2434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77290万元,比上年增长29.5%;房地产完成投资6705万元,比上年下降30.4%;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61597万元,比上年增长63.0%;农村私人完成投资26842万元,比上年增长5.1%。从投资主要行业看:电力投资完成17104万元,比上年下降28.0%;交通运输业投资完成337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3.1%;教育投资完成8673万元,比上年增长26.0%;采矿业投资完成21494万元,比上年下降55.1%;制造业投资完成53924万元,比上年增长2.1倍。全年施工项目117个,比上年减少38个。当年新开工项目50个,比上年增加55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对我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