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肇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 2013年3月25日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成为代表珠三角科学发展成果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全力保增长、促转型、保稳定、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45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6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57.30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553.85亿元,增长6.1%。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7.09:44.34:38.56调整为16.69:45.21:38.10。按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650元,增长10.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其中轻工业上涨1.0%,重工业下降2.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4%。 全年新增就业94737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46487人,农村培训转移就业42630人,大学生就业5620人。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是2.42%。 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税收收入65.57亿元,增长16.2%,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3.16%。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155公顷,与上年比基本持平。其中,稻谷面积167472公顷,增长0.5%;玉米面积9676公顷,减少0.3%;薯类面积21431公顷,增长0.3%;糖蔗面积695公顷,减少7.7%;油料种植面积25336公顷,增长0.8%;蔬菜种植面积72748公顷,增长4.2%。 全年粮食产量115.11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稻谷产量100.28万吨,增长1.0%;玉米产量4.5万吨,增长7.6%;薯类产量9.16万吨,下降1.0%;糖蔗产量4.94万吨,下降7.5%;油料产量7.11万吨,增长1.1%;烟叶产量0.35万吨,增长11.4%;蔬菜产量214.00万吨,增长5.1%;水果产量118.93万吨,增长6.5%;茶叶产量0.53万吨,增长0.9%。 全年肉类总产量43.54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30.55万吨,增长2.5%;牛肉产量0.51万吨,增长4.3%;羊肉产量0.14万吨,下降5.2%;禽肉产量11.64万吨,增长2.3%。年末生猪存栏239.58万头,下降1.3%;生猪出栏410.53万头,增长2.9%。禽蛋产量2.48万吨,下降9.0%。牛奶产量0.90万吨,下降4.5%。 全年水产品产量35.86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2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86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加值674.63亿元,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7%,民营企业增长2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7%,股份制企业增长23.0%,集体企业增长23.4%,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20.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4.1%,重工业增长22.7%;分地区看,中心区增长19.1%,山区县增长23.6%。 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8.4%。其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15.8%,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7.1%,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三大潜力产业增长27.6%。 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3%,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36.5%,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30.5%。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9.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2%,食品饮料业增长23.7%,家具制造业增长24.6%,建筑材料增长17.7%,金属制品业增长25.6%,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29.5%。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0.15%。资产贡献率24.86%,资本保值增值率102.80%,资产负债率51.29%,流动资产周转率5.52%,成本费用利润率5.97%,全员劳动生产率21.06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8.17%。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01个,下降14.8%;实现增加值53.07亿元,增长2.3%;实现利润总额2.22亿元,下降23.2%;利税总额6.28亿元,下降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5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522.62亿元,增长14.9%;农村投资329.98亿元,增长29.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37.85亿元,增长9.6%;民间投资618.52亿元,增长28.3%;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75.16亿元,增长1.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0.03亿元,下降7.5%;第二产业投资422.99亿元,增长33.7%,其中工业投资422.50亿元,增长33.8%;第三产业投资379.58亿元,增长11.8%。 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按地区分,中心区124.73亿元,增长3.2%;山区县20.72亿元,下降7.1%。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14.40亿元,增长8.0%;办公楼投资0.38亿元,下降29.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和其他投资分别为12.38亿元和18.29亿元,分别下降16.0%和16.7%。全市城镇保障性住房投资1.78亿元,比上年下降45.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8.20亿元,增长15.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5.18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85.68亿元,增长14.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7.70亿元,增长17.1%。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6%,金银珠宝类增长34.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9倍,家具类增长106.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7%,中西药品类增长41.9%,通讯器材类增长23.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倍,汽车类增长1.6%。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63.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出口37.81亿美元,增长14.3%;进口25.71亿美元,增长6.9%。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2.1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6亿美元。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4个,合同外资金额29.1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6%和25.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52亿美元,增长11.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681万吨,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公路2783万吨,增长10.5%;水路898万吨,增长8.9%。货物运输周转量50.73亿吨公里,增长11.8%;其中,公路34.85亿吨公里,增长12.3%;水路15.88亿吨公里,增长10.7%。全市旅客运输总量7569万人,增长3.4%;旅客运输周转量41.85亿人公里,增长5.9%。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54.29万吨,增长10.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0.79万标准箱,增长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