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2611.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21.10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9.9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6.81万辆,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4.9%和16.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9亿元,增长21.9%;电信业务总量34.76亿元,增长12.3%。 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302.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外国人29.59万人次,增长6.3%;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73万人次,增长12.3%。在城市接待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1392.22万人次,增长10.2%。过夜旅游者中,国内游客达1220.54万人次,增长10.6%。全市旅游总收入180.37亿元,增长26.7%。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24.64亿元,增长10.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854.43亿元,增长14.6%;贷款余额876.27亿元,增长16.2%。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144.66亿元,增长45.4%;中长期贷款707.64亿元,增长12.2%。 年末全市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家,市场总值100.02亿元。全市证券营业部8家,证券账户41.48万,股票交易额749.66亿元,比上年下降31.9%;营业收入8539.95万元,下降28.1%;利润总额2869.93万元,下降43.3%。期货营业部2家,全年代理交易量94.21万手,代理交易额2087.39亿元,分别增长66.5%和33.0%;营业收入1214.75万元,下降8.2%;利润总额554.42万元,下降25.2%。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4.51亿元,增长11.0%;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9.01亿元,增长15.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2.03亿元,增长21.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招生27.22万人,比上年下降4.8%;在校学生91.68万人,下降2.8%;毕业生26.80万人,下降1.4%。其中,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20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2.83万人。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8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66个,比上年增加3个。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6950人年(折合全时当量),比上年增长5.8%。全市R&D经费支出约13.2亿元,增长29.9%。 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项(按成果登记数),全部为应用技术成果。全年申请专利量1554件,比上年增长6%,其中发明专利323件,增长21.4%。专利授权量1227件,增长38.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6件,增长71.4%。《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4件,增长100.0%。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0.01亿元。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9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0%。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7家。认定的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20个,市级28个。 全市有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和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69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490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123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全市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7%。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4.7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8.81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7%和19.8%。全年出版报纸1622万份。全市共有档案馆11个,馆藏78.25万卷,其中综合档案馆9个,馆藏37.06万卷。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3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09万张,增长9.9%。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544人,增长4.9%;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176人,注册护士603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31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37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3个,乡镇卫生院96个,乡镇卫生院床位0.24万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741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2537例,死亡63人;发病率36.21/10万,死亡率1.59/10万。 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25项全国冠军,1项世界冠军。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65.81元,比上年增长1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4元,比上年增长14.3%;扣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67.7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9.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7.42万人,增长12.3%;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5.04万人,增长11.0%。参加城乡(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37.21万人,增长681.2%。参加工伤保险40.79万人,增长7.3%。参加生育保险36.64万人,增长12.7%。参加失业保险38.77万人,增长6.0%。 城乡居民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6.56亿元,累计受益191.15万人次。年末全市各险种征收社会保险基金48.72亿元,增长48.9%,其中五大险种征收33.89亿元,增长16.6%。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33495户,共74273人,其中城镇3602户,7569人,农村29893户,66704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人数为2679人,增长12.5%。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274张,收养人员4352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0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9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4.15亿元,筹集福利资金0.52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39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75起,比上年上升11.0%,死亡228人,下降2.2%,受伤1072人,下降6.7%,直接经济损失2456.37万元,上升24.2%。其中,道路交通事故881起,下降3.9%,造成死亡215人,下降2.3%,受伤1062人,下降7.3%,直接财产损失332.17万元,上升36.4%;火灾事故281起,上升111.3%,经济损失1394.40万元,上升36.8%;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13起,死亡13人,受伤9人,经济损失729.80万元,分别上升30.0%、8.3%、125.0%和2.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5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21。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398.2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77万人,出生率17.07‰;死亡人口2.53万人,死亡率6.38‰;自然增长人口4.2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