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富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富宁县统计局 (2012年4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县上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县的各项决策部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县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09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9067万元,增长1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8%,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635万元,增长17.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6%,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00519万元,增长15.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0%,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46116万元,增长22.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8.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5392万元,增长10.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6%,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4:35.0:39.6调整为26.5:35.7:37.8,仍保持3:2:1的经济发展格局。全县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46元,比上年增长21.2%。 非公经济蓬勃发展。2011年实现增加值204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占全县GDP的比重达49.7%。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2011年全年实施经济合作项目26个,新引进项目11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达44.2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07亿元,分别增长337.45%和36.36%。 2011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5.99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全县在岗职工人数12394人,比上年增长5.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807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785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登记失业率3.4%。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存款5292元,比上年增长21.6%。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11年,全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业渔业总产值178171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农业总产值88419万元,比上年增长35.0%;林业总产值17753万元,比上年增长31.8%;牧业总产值660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渔业总产值403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农业服务业总产值197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实现粮食产量134561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7130吨,增长32.7%;秋粮产量127431吨,增长1.0%;全年水果产量6273吨,增长6.1%;蔬菜产量88221吨,增长12.1%;水产品产量8056吨,增长111.9%;甘蔗产量101.42万吨,增长86.6%;油料产量4502吨,增长31.8%。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2011年末实现生猪存栏378039头,比上年增长0.5%,其中:能繁母猪27951头,比上年减869头,下降3.0%;生猪出栏448806头,增长14.7%;大牲畜存栏277913头,比上年下降0.75%;出栏肉用牛100392头,增长9.0%;年末家禽存栏166.54万只,比上年增长3.0%,全年禽蛋产量652万吨,增长7.6%。实现肉类总产量44868吨,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猪肉产量31948吨,增长11.3%;牛肉产量9450吨,增长11.8%。 三、工业 2011年,全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多措并举加快工业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72347万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58334万元,增长26.0%;重工业完成产值214013万元,增长22.2%。从规模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33373万元,比上年增长25.7%。从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效益看,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全县8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0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57067万元,比上年增长39.8%;实现利税总额72630万元,比上年增长37.7%;亏损企业3个,亏损企业亏损总额874万元,减亏36.4%。 7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四增三降”。原煤完成149.8万吨,增长10.9%;铁矿石原矿完成26.65万吨,增长5.9%;发电量完成46228万度,增长27.3%;黄金完成150千克,增长44.2%;锰铁合金完成2.58万吨,下降9.9%;血塞通片完成15885万片,下降10.8%;水泥累计完成2.04万吨,下降39.5%。 四、国内贸易和边境贸易 随着我县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家电下乡刺激消费增长逐渐显现。2011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1469万元,增长18.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0816万元,增长13.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7566万元,增长43.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6549万元,增长15.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644万元,增长7.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边民互市贸易稳定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40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进口总额15999万元,增长13.8%;出口总额24051万元,增长19.4%。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1926万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88042万元,增长3.9%;房地产完成投资18269万元,增长1.7倍;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95971万元,增长55.8%;农村私人完成投资59644万元,增长1.2倍。从投资主要行业看:电力投资完成17716万元,增长3.6%;交通运输业投资完成16919万元,比上年下降49.9%;教育投资完成3504万元,比上年下降59.6%;在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3829万元,增长1.7倍;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53936万元,增长19.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4609万元,比上年下降19.4%;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84161万元,增长22.5%。全年施工项目136个,比上年增加19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93个,比上年增加43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发挥对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1年我县按照财政预算收支目标,加强和完善税收征管制度,积极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有效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1973万元,比上年增长31.7%,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220万元,增长29.0%,增速高于全县生产总值(GDP)增速15.8个百分点。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主体税种看,增值税完成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8%;营业税完成7176万元,增长11.5%,企业所得税完成678万元,增长24.6%;个人所得税完成370万元,增长57.4%。财政总支出205815万元,增长40.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6146万元,增长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