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原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 2013年3月29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市级财政完成246.16亿元,增长18.2%;县(区)级财政完成208.33亿元,增长12.7%。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其中:税收收入172.38亿元,增长21.7%,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共计完成税收112.20亿元。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3%,教育支出增长2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6.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5.4%。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8%,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4%。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21万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2.58万人。4.8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8%。 二、农业 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08.8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16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81.7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47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81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80.9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1.84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02千公顷。 造林:全年造林面积15.71千公顷。零星植树1000万株。新增育苗面积1.38千公顷。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年末大牲畜存栏4.20万头,猪出栏41.61万头。肉类产量4.98万吨,禽蛋产量2.58万吨,牛奶产量10.24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2.39千公顷,水产品产量3653吨。 农机及化肥施用: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8.40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9054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2.96亿元,增长13.5%。 中央企业增加值120.97亿元,增长4.2%;省属企业增加值332.07亿元,增长0.6%;市属及以下企业增加值329.92亿元,增长43.4%。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0%的十大行业中,增加值比上年增长的有7个。 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378.99亿元,增长49.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54.56亿元,增长8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5%。 煤炭、钢铁、炼焦、电力等四个传统行业增加值403.97亿元,下降3.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6%。其中:占全市22.8%的煤炭行业增加值下降7.6%,占全市18.1%的钢铁行业增加值增长8.2%,占全市6.4%的炼焦行业增加值下降20.7%,占全市1.9%的电力行业下降8.3%。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307.94亿元,增长29.1%。利税总额121.40亿元,下降31.2%。利润总额18.43亿元,下降69.9%。亏损企业亏损额49.57亿元,增长115.2%。 建筑业: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595.70亿元,增长12.4%;利税总额75.52亿元,增长12.2%;利润总额29.89亿元,增长12.4%;上缴税金45.63亿元,增长1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3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中央项目投资124.36亿元,增长37.4%;省属项目投资290.34亿元,增长29.4%;市属及以下项目投资905.93亿元,增长2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19亿元,增长16.4%;第二产业投资435.05亿元,增长50.1%。其中:工业投资428.87亿元,增长50.7%;第三产业投资868.39亿元,增长20.7%。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3%、32.9%和65.8%。 工业投资中,新兴接替产业投资221.88亿元,增长60.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1.7%。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643.37亿元,增长22.7%;非国有投资677.26亿元,增长35.5%,其中:民间投资634.40亿元,增长34.5%。 全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9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22个,计划总投资1816.86亿元,完成投资433.9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9%;10亿元以上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1328.74亿元,完成投资303.5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0%。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住宅投资260.19亿元,增长5.6%,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房投资58.19亿元,占住宅投资的比重为22.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10亿元,增长80.0%。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230.9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21.48亿元。 五、能源 能源生产: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564.72万吨,比上年下降8.8%;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336.44万吨,下降10.4%。 能源投资:能源工业投资157.31亿元,比上年增长50.9%。其中:煤炭工业投资89.69亿元,增长34.0%;焦炭工业投资4.81亿元,下降40.6%;电力工业投资19.56亿元,增长5.7%。 用电: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47.87亿千瓦时,增长1.9%。其中:农业用电1.69亿千瓦时,下降4.4%;工业用电(含电厂自用电)181.32亿千瓦时,下降1.2%;建筑业用电3.30亿千瓦时,增长8.1%;第三产业用电32.21亿千瓦时,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5.74亿千瓦时,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604.75千瓦时。万元GDP电耗1147.61千瓦时,下降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