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形势保持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12.4亿元,比年初增加426.8亿元,同比多增137.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86.1亿元,比年初增加227.3亿元,同比多增3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75.3亿元,比年初增加306.7亿元,同比多增80.6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高等教育学校10所,招生0.7万人,在校生1.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0所,招生1.6万人,在校生4.4万人;普通高中31所,招生2.4万人,在校生7.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初中学校144所,招生4.5万人,在校生13.6万人;普通小学794所,招生6.8万人,在校生33.2万人;全市各类幼儿园291所,在园幼儿12.0万人;特教学校7所,在校生853人。2012年高考考生2.0万人,其中本一、二、三段上线人数分别为1363人、2952人和7992人。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8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1.2亿元,增长30.3%。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际先进水平5项、国内领先水平78项、国内先进水平21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1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4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0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919件,授权量1496件。签订技术合同1449项,成交总金额7.6亿元,增长11.3%。其中,技术交易额6.4亿元,增长8.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推进。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群艺馆2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5个。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长度达8798公里,增长15.9%。有线电视用户49.7万户,增长3.1%,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 卫生事业稳步前进。年末全市共有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957个,其中医院94个,通过ISO9000认证的医院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年末卫生机构(包括妇幼、社区等)共有床位16244张,其中医院拥有11703张,卫生院拥有3672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874人,其中执业医师6743人,执业助理医师1910人。乡镇卫生院90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780人。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97.9万人,增长1.0%,参合率达到95.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市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元旦长跑活动和全民健身日活动已经成为全市大型群众性品牌赛事。成功举办了廊坊市第六届运动会,发掘和培养了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了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省十四运会备战工作扎实推进,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全年370人参加了18个大项的比赛,取得25枚金牌,33枚银牌和26枚铜牌。投资215万元对全市287个帮扶村配建了健身器材,投资35万元在市区新建20个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并对19处健身工程进行了改造。全市体育人口达到14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据户籍统计,2012年末,全市总人口433.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3万人,出生率为19.27‰,死亡人口2.2万人,死亡率5.20‰,净增人口6.1万人,自然增长率14.0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6元,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19004元,增长13.0%。人均总支出21224元,增长7.6%。其中,消费支出16051元,增长11.6%。全市城镇单位[4]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45061元,增长14.6%。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5422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10447元,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64元,增长12.5%。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末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5辆,增长15.7%,摩托车34辆,增长1.2%,彩色电视机128台,增长2.0%,家用电脑81台,增长2.7%,空调器150台,增长4.6%,微波炉52台,增加3.0%,固定电话85部,减少1.2%,移动电话197部,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0.6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楼房住户占80.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31台,增长1.8%,摩托车41辆,增加6.0%,固定电话82部,增加0.9%,移动电话206部,增长2.3%,电脑45台,增长11.8%。农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农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达到38.1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2.84万人。各类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45.13万人,新增19.5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7.86万人,离退休人员7.2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71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3.65万人,离退休人员4.06万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和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到10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4.31万人,新增5.21万人;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4.77万人,新增0.0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7.81万人。全市共有12.15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减少2.0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07万人,农村居民10.08万人。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6%,提高0.1个百分点,绿地率42.9%,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13.2平方米,增加0.1平方米。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471.7公里,新增5.7公里,道路面积884.3万平方米,新增13.3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达523.1公里,新增101.4公里。天然气管道总长度1060.0公里,新增101.9公里。年内新增天然气用户19953户,供热管道总长度776.5公里,新增8.2公里,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744.5万平方米,新增91.3万平方米。现有水厂5座,日产水能力16.7万立方米,管线总长度275.1公里,新增15.4公里,5座水厂全年供水量3172.1万立方米。城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长度559公里,营运车辆558辆。 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年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降至1.69,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9天,比上年增加3天。全市共划定县级自然保护区(含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面积达500平方公里,覆盖率7.8%,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注: [1]本公报2012年部分数字为快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