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28 南平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45亿元,同比增长16.7%。分销售地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9.66亿元,增长17.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79亿元,增长11.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8.76亿元,增长30.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9.22亿元,增长15.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87亿元,增长18.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60亿元,增长20.5%。按限上限下分,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110.64亿元,增长27.3%;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235.81亿元,增长12.3%。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食品饮料烟酒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汽车类等商品的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37.8%、59.6%、91.1%、79.2%和30.7%。

六、对外经济

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9.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总额为16.86亿美元,增长41.6%;进口总额为2.27亿美元,下降19.0%。出口达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136家,出口总额达16.00亿美元;出口百万美元以上商品共计33类,累计出口12.47亿美元,增长38.5%;对大洋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加拿大、香港、美国等主要市场出口额增速明显,分别增长116.3%、76.0%、63.5%、61.4%、59.2%、40.5%。

全市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家,比上年减少2家。按验资口径,合同利用外资5.63亿美元,同比增长9.1%;实际利用外资8733万美元,同比增长12.1%。从引资来源看,新批项目(含增资)以港台投资项目为主。其中,来自台湾省的投资26项,合同外资5.24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49.3%;来自香港的投资18项,合同外资4.45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41.9%;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投资仅2项,合同外资222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93亿元,同比增长9.8%。全市全年旅客运输量3567.3万人,增长0.08%;客运周转量419465.6万人公里,增长4.3%。货物运输量4123.1万吨,增长14.6%;货运周转量910520.3万吨公里,增长9.8%。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3.8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0.73万辆,增长7.8%。摩托车保有量51.20万辆,增长5.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0亿元,比上年下降0.5%;电信业务收入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4.6万户,减少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58.6万户,增加4.5万户。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441.1万门,增加37.0万门。互联网用户数45.1万户,增加9.1万户。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868.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9%,其中接待境外旅游人数21.80万人次,增长10.7%;实现旅游总收入223.44亿元,增长22.8%,其中旅游创汇7072.59万美元,增长11.3%。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9.56亿元,同比增长14.9%;各项贷款余额799.92亿元,同比增长10.8%。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91.61亿元,同比增长14.7%;各项贷款余额796.68亿元,同比增长10.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4所普通高校招生6963人,在校生23084人,毕业生12174人;20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227人,在校生20312人,毕业生6840人;37所普通高中招生17881人,在校生52388人,毕业生16190人;127所初中招生29672人,在校生91712人,毕业生34378人;353所普通小学招生31410人,在校生180955人,毕业生29557人;618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08651人;10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697人。全市校安工程三年规划重建项目281个,开工率为100%,已竣工274个,竣工率为97.51%,竣工面积48.06万平方米,其中2012年70个项目全部竣工,竣工面积13.9万平米。广泛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全年发放中职助学金1285余万元,免学费资金882余万元,惠及8566名学生;发放高中助学金800余万元,惠及5387名学生;发放少数民族中学学生助学金20.76万元,惠及173名学生;全市幼儿低保家庭学生发放80余万,惠及660家幼儿园的儿童等。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1个项目,已竣工项目19个,竣工面积30769平米,2012年全市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84%;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市103所中小学完成标准化学校创建,2012年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积极推进发展高等教育,全市年末有高校在校生2.76万人,比2002年增长4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4%。

全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5%。全市全年专利申请1061件,同比增长34.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85件,增长41.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12件,增长21.6%;外观设计专利申请364件,增长51.7%。全市专利授权778件,同比增长30.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0件,增长46.3%;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96件,增长13.8%;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22件,增长55.6%。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39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总量265万册。全市开展了10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专、业余文艺团队送戏下乡500余场。顺利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全市农村电影共放映20080场;广播电视“村村通”提升工程如期完成,完成改造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1076个)广播电视小片网提升工程和20户以下自然村(2153个)广播电视建设工程。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41%;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节目2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45%。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54个,其中医院44个,卫生院112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296人(其中医生4668人),其中医院8358人,卫生院2284人;卫生机构床位共12571张,其中医院9041张,卫生院2768张。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25.96万人,参合率达99.25%;全年共有136.88万人获得新农合补偿,同比增加50%。全年共向上级争取卫生惠民工程项目资金9325万,开工建设34个项目,完工28个。全市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13901例,发病率为524.66/10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5.87/10万和6.19‰。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控制在年初计划目标6.5‰以内。

全年全市举办群众体育活动达300余项,参与人数30万多人。全年先后投资1470万元完成420个行政村农民健身点建设,实现全市行政村96%覆盖;投入360万元建设12条登山步道,年底基本完成;投入40万元完成2个乡镇农民健身活动中心;投入40万元完成2个多功能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圆满举办第二届南平市运会,成功举办了南平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承办了武夷山世界杯武术散打锦标赛、全省青少年男子举重锦标赛,全省少年儿童男子举重锦标赛等赛事。国际性和全国性赛事成绩优异,吴景彪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56公斤银牌,丁建军获得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62公斤级抓举冠军,张华聪获得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夺得85公斤级三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