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28 常州市金坛市统计局

【金融保险业】

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0.96亿元,比年初增加65.31亿元,增长19.4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29.59亿元,比年初增长16.6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90亿元,比年初增加59.08亿元,增长25.93%,其中短期贷款158.02亿元,比年初增长29.5%,中长期贷款125.8亿元,比年初增长23.6%。积极引入外部金融资源,组建了协立创投、行知常峰等5家创投公司,民生银行金坛支行正式开业,全市商业银行累计达到13家。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3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5.35亿元;全年各类保险理赔和给付支出1.56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财险赔付支出1.4亿元,寿险赔付支出0.16亿元。

【旅游业】

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全年共接待游客575.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78亿元,分别增长14.74%和17.68%,其中旅游创汇收入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1%。年末全市拥有4A级景区1个;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3家;旅行社10家。成功举办了茅山登山节、首届中国雀舌茶道会、第二届长荡湖湖鲜美食节、中国茅山首届道教文化艺术节等旅游活动,东方盐湖城、宝盛园、仙姑“壹号农场”、长荡湖花苑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

二、改革开放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年新增私营企业91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055户。全市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46.19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2.47亿元。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167家,累计达480家。全市申请国内注册商标645件,成功注册商标202件,激素研究所“金珠”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零的突破。新增江苏省着名商标4件,新认定常州市知名商标16件,年末全市注册商标数累计为2418件。

【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低迷。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特别是光伏出口下滑影响,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6.03亿美元,同比下降20.7%,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5.5%,进口总额完成2.39亿美元,同比下降41.39%。

引进外资攻坚克难。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7家,累计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6.98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51亿美元,引进了德国皮尔磁工业自动化模块、日本高档农机配件和永邦环保再生塑料等外资项目。

外经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签外经合同额1.56亿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1.92亿美元,同比增长41.2%,新办境外投资企业7家,同比增加4家,总投资2428.55万美元。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经济平稳发展。全年新批进区企业209家,其中外资企业12家,注册外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个;内资企业197家,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全年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03亿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1.21亿美元。2012年开发区在全省125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位列第40位。

三、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科技创新卓有成效。全市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累计达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累计达46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37只,常州高新技术产品65只。全年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0项,立项18项。全市专利申请数3312件,比上年增加69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742件,比上年增加317件,专利授权数609件,比上年增加161件。由康美化工和浙江大学联合研发成功的“全有机溶剂中化学-酶法高效制备手性菊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晟“国产大型MOCVD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入选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华德机械有限公司“超低温韧性球墨铸铁”项目,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常州博瑞油泵油嘴公司研发柴油高压共轨油泵油嘴系统,成为我国唯一能够批量生产的企业。获得“江苏省创新型城市”正式授牌,被确认为“江苏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示范市”。

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年内组织“金坛市—吉林大学科技人才对接会”,“江苏大学—金坛产学研对接洽谈会”,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新增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6家、常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常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全市常州市级以上“三站三中心”累计达92家。

人才引进力度加大。“金沙英才计划”深入实施,全市人才资源总量新增5269人,其中新增高层次人才260人,海外人才80人。4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入选2012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22名领军人才(团队)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华盛天龙引进中科院陈创天院士;钱海鹏、张月平、李留臣3名企业家入选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丰登农药杨立荣等4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学54所,幼儿园42所,青少年体校1所,国防教育训练中心1所,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2152人,专任教师4954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90%,高中升学率89.18%。教育救助力度加大,全年发放助学金、学生乘车补贴等700万元,审核发放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81.98万元,发放“周氏志成冠军奖学金”等社会捐助208万元,惠及学生7000人次。教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4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15名教师获常州市“教学能手”称号,7名教师获常州市“教坛新秀”称号。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幼儿教育更加规范,出台《金坛市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1-2015)》,明确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举措。义务教育成效显着,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导中,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得到省专家组充分肯定。高中教育质量大幅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在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省金坛中专取得了2金4银3铜的成绩,实现了奖牌数量和获奖层次新突破。

【文化事业】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组织开展“欢乐金沙——广场文艺月月演”大型专场文艺演出8场,组织开展文化下乡下基层系列活动达20余场(次),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览10余次,组织举办十二个项目的暑期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组织开展“红读”征文、“六一杯”少儿书画赛等各类读书活动5次。送图书下乡15450余册,送电影下乡1948场,送戏下乡80余场。儿童剧《留守小孩》全国巡演5000多场,荣获第12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