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2%,全市通广播电视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100%。全市图书馆年末藏书47.1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2.5万人次。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33个,其中医院77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2440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9404张。卫生技术人员1456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709人,注册护士5023人。妇幼保健院、站13个,实有床位442张,卫生技术人员688人。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个,实有床位962张,卫生技术人员51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技术人员348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91个,实有床位1594张,卫生技术人员1350人。 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我市运动员在国际性赛事中,有6人次获得亚军;在全国性赛事中,有8人次获得冠军、6人次获得亚军、4人次获得季军;在全省性赛事中,有67人次获得冠军、51人次获得季军。在全国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中,我市获得金牌榜第7名团体总分第8名,田径项目、射击项目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运动员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今年对上输送运动员18人,注册运动员730人,审批二级运动员62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7.91‰,死亡率11.03‰,人口自然增长率-3.11‰。年末全市总人口248.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3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23元,增长15.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8.9%,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9.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4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29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5万人(在职),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21.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23.1万人;离退休人员16.4万人。截止到2012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8.2万人,其中职工26.7万人,退休人员11.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离休人员0.2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达300张,收养298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92处。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0100万元,提取社会福利资金2215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672.6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352人,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9个,总面积55.51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24个,达标区面积44.36平方公里。全年出动环境执法人员8133人次,检查企业5800家(次)。 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有自然保护区2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43688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251939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面积143656公顷。 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着。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化。东兴煤化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等19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完成工业和生活减排项目30个,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44家企业完成了污水治理设施并投入运行,54个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流域规划,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松花江佳木斯江段好于Ⅲ类水质的频率上升25%,率先在省内地市启动了PM2.5监测,市区达到二级以上天气350天。节能减排取得显着成效。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2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1%。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水务灌溉、金融、进出口、邮电业、医疗卫生、人口数据含抚远,其他数据不含抚远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