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金融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业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42家,其中银行机构61家、保险机构45家、证券机构59家、期货机构77家。拥有各类融资服务类机构368家。金融资产1.8万亿元,金融营业网点3000余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 银行: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突破万亿元大关,年末余额10767.8亿元,比年初增加1374.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322.3亿元,比年初增加1231.1亿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4237.2亿元,比年初增加498.5亿元。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111.7亿元,比年初增加1193.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27.4亿元,比年初增加962.1亿元。不良贷款率1.2%。全年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开放243场,办理外汇交易585笔,成交金额折合13.84亿美元。全年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199.3亿元,比上年增长52.2%。大连市农村商业银行、京都银行大连代表处开业。 保险: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160.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财产险57.7亿元,增长10.5%;人身险103亿元,增长6.5%。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45.9亿元,增长2.7%。其中,财产险26.1亿元,增长20.5%;人身险19.7亿元,下降14.1%。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2.29%;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2331元。 证券:全年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6991.2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A股成交金额4469.6亿元,下降27.2%;基金成交金额105.0亿元,增长102.2%。截至年末,共有证券资金账户数104.4万户,增加3.1万户。开世地产香港首发上市。上市企业总数增至46家,其中境内27家,境外19家;股票48只。境内上市企业中,有A股公司23家,B股公司2家,发行A+H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发行A+B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 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全年期货成交量6.3亿手(单边),成交额33.3万亿元(单边),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97.5%,占全国期货市场的43.6%和19.5%。其中,焦炭期货成交量3291.6万手,增长20.8倍;成交额5.1万亿元,增长14倍。拥有会员单位178家,其中经纪公司会员163家,自营会员15家;投资者开户数156.8万户,比上年增长13%。大连商品交易所继续保持全球唯一的焦炭期货市场、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期货市场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地位。 其他金融业:新设小额贷款公司23家、融资担保公司9家,贷款余额58.5亿元,比上年增长53.5%,在保责任余额298.3亿元,增长20.1%。新设港航产业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10家,总规模60.9亿元。新设典当机构10家,典当余额3.4亿元,增长89%。经批准设立第三方支付机构7家。完成全市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保留交易场所15家。大连产权交易所成交交易135宗,成交额32.8亿元。债券融资406.6亿元。租赁融资20.2亿元。 十、科技和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产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50亿元,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478亿元,增长26.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3家,总数分别达到388家和98家。全年技术交易额180亿元,其中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全市12家企业获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建立完善数控系统、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自主创新:全市有9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7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奖励,其中8个项目获得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光洋科技高档数控系统和五轴工具磨床获2012中国数控机床展最高奖---春燕奖。大工计控研发的数控和机器人控制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维传热、日佳电子突破大功率LED灯具及电源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佳丰2.6MW光伏发电电站”项目列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瑞克科技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催化剂。展翔海事取得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船舶设计建造的重大突破。博涛多媒体集成创新项目列入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科大聚龙国家金融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创造力产业项目入驻生态科技创新城。大连科技创新园已布局中科院产业园、理工科技产业园、光电应用材料产业园等9个分园,入驻园区企业达到40家。全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家。旅顺农业科技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知识产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11149件,发明专利授权140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0.2%和26.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607件,增长30.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89件,超过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的2倍。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本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城市。 质量技术监督:全年换发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369张,注销生产许可证24张。监督抽查食品相关产品1645批次,合格率96.8%;风险监测478批次,合格率74.5%。监督抽查生产和生活资料类产品799批次,合格率90%;出动执法人员1853人次,检查企业702家,立案查处案件46起,捣毁黑窝点13个。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38项。审查备案企业标准659项。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87个,检查锅炉148台、电梯349台、起重机械165台、压力容器280台、索道10条、大型游乐设施60台。 名牌产品: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0个、辽宁名牌127个,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1家、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3家、辽宁省省长质量奖企业4家,辽宁省质量管理奖企业13家,数量均列全省首位。年内19家企业的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依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十一、教育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9所,中等职业学校91所,普通高中79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46所,幼儿园1254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104.5万人。 基础教育: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95.7%,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8%,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43.9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9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1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1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3万人,职业中专(职业高中)2.4万人,技工学校2.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4万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24所。 普通高等教育: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含高等职业院校)本、专科在校生26.4万人,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2.6万人。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3.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博士毕业生891人,硕士毕业生10565人,本科毕业生4.8万人,专科毕业生1.6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