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延吉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5 延边州延吉市统计局

2006年,延吉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软环境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延吉市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2005年延吉市重返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名列第93位,是吉林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06年实现延吉生产总值91.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7.08亿元,增长23.0%;第三产业增加值52.25亿元,增长17.7%。三次产业结构为2.0:40.7:57.3,三产比重有所上升。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4%;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6.3%;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3.3%。

延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上涨0.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22261吨,比上年增产3590吨,增长19.2%。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649吨,增产14吨;烟叶485吨,增产143吨;水果9279吨,增产636吨;蔬菜78774吨,增产1969吨。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06公顷,比上年增加39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71公顷,比上年扩大22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6301吨,比上年增长9.4%。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分别增长9.8%、10.9%、1.8%、10.4%。全年水产品产量107吨,增长5.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6%,拥有农用拖拉机2381台,增长2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延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57亿元,增长31.3%;延吉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5.83亿元,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9.04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6.7%,比上年减少1.3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4%,与上年持平。

主要产品产量中,插秧机产量为16468台,同比增长2倍多,中成药比上年增长20.5%,啤酒、卷烟分别比上年增长5.1%、6.2%,塑料制品、纸箱、铝材、日用玻璃分别比上年下降9.0%、1.2%、55.2%和26.1%。

延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4亿元,比上年增长68.5%。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60亿元,增长73.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4605万元,增长1.9倍。在延吉市2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盈利。延吉市7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2户,亏损面16.7%,亏损额1229万元,比上年减亏3729万元。延吉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房屋施工面积241.22万平方米,增长29.4%;竣工面积49.67万平方米,下降4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延吉市固定资产投资达56.33亿元,比上年增长65.3%。全年施工项目17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达123个。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1.96万平方米,增长9.6%。

在延吉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49亿元,增长2.4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47亿元,增长14.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9.5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5.37亿元,比上年增长86.6%。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7.0%。从行业类型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4.44亿元,增长30.4%,占零售总额的81.6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98亿元,增长21.4%,占零售总额的18.33%;其他行业零售额0.04亿元,增长5.0%,占0.07%。

从销售种类看,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71亿元,同比增长11.7%;服装类7.95亿元,增长13.2%;日用品类2.16亿元,增长16.2%;石油制品及汽车类5.08和4.23亿元,分别增长13.6%和24.7%。

2006年,限额以上企业和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继续做大做强,累计实现零售额36.2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6.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20.30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延吉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7.3%。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实现零售额15.9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3%。

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61个,合同金额424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4.2%;实际到位金额23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678.83万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铁路运输17.28万吨,下降15.3%;公路运输661.00万吨,增长5.4%;民航0.55万吨,增长25.0%。全年完成旅客运输960.73万人,增长3.7%。其中,铁路156.73万人,增长2.5%;公路769.00万人,增长3.6%;民航35.00万人,增长10.1%。

全年新增交换机8.37万门,年末总容量达到62.3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31.24万户,比上年减少2.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4.09万户,比上年增加8.9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16.83万户,比上年增加1.95万户。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602万元,特快专递物品8.84万件,特快专递信件43.10万件。全年发送信函92.72万件。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4.92万人,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外国游客8.68万人,增长10.7%,在境外旅游者中,韩国旅游者达7.08万人,占境外旅游者的87.9%。海兰湖体育旅游度假村接待国内外客人1.29万人。

延吉市共有星级宾馆16家,其中四星级宾馆6家;三星级宾馆6家;二星级宾馆4家。旅游接待推荐单位29家,其中购物点5家;景区、景点2家。延吉市共有旅行社38家。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0.81亿元,增长22.6%;财政支出10.91亿元,增长27.4%。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9.6亿元,比年初增加28.42亿元,增长15.7%;各项贷款余额121.33亿元,增加8.14亿元,增长7.2%。延吉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3.37亿元,比年初增加14.05亿元,增长10.1%。

年末各类保险公司13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保费收入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4.23亿元,增长31.8%;财产险保费收入0.82亿元,增长10.8%。支付各类赔款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人身险业务给付0.34亿元,增长9.7%;财产险赔款0.35亿元,增长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