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英山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5 黄冈市英山县统计局

2012年,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英山攻坚突破、奋发赶超的重要一年,全县上下在创业创新主旋律的统领下,围绕建设大别山“特色产业主阵地”和“创业创新先锋区”目标,扎实推进“五城同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据反馈资料,全年实现英山生产总值570059万元(2010年可比价,下同),比上年(516210万元)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463万元,比上年(229291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58051万元,比上年(138220万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73545万元,比上年(148699万元)增长16.7%。现价英山生产总值635716万元,人均现价英山生产总值达到1790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加2971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44.5:26.3:29.2调整为今年的43.5:28.3:28.2。

市场物价上涨平缓。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达103.1%,比上年指数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7.6%、居住类价格指数103.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103.3%、衣着服装类价格指数102.2%、烟酒类价格指数100.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达10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达102.4%,分别比上年指数下降1.0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农业现价总产值达422160万元,可比价增长4.0%。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2.78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30600吨,比上年增长0.70%,油料15864吨,比上年增长2.2%。全年年末茶园实有面积14166公顷,比上年增加170公顷,增长1.2%;其中本年采摘面积12003公顷,比上年增加405公顷,增长3.5%;全年实现茶叶产量28338吨,比上年增加1329吨,增长4.9%。年末药材实有面积10.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8千公顷,增长0.8%,药材产量30073吨,比上年增加1732吨,增长6.1%;蔬菜产量达到117549吨,比上年增长0.9%;板栗产量4271吨,比上年增长3.0%;全县年末桑园面积1001公顷,比上年减少688公顷,蚕茧产量622吨,比上年减少343吨,下降35.5%。

林、牧、渔业在调整中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450公顷,全县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803公顷,森林覆盖率62.81%。全年出栏肉猪20.94万头,比上年增长2.1%;大牲畜出栏7858头,比上年增加318头,增长4.2%;羊出栏123476只,比上年增加1178只,增长1.0%;家禽出笼188.47万只,比上年增长5.0%。全年水产品产量8220吨,比上年增加600吨,增长7.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由2011年31个增加到2012年32个(此为年报口径,2013年月报口径为4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3824万元,比上年增长20.3%。据市反馈资料,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增加值11.21亿元,可比价增长速度达23.3%。产品销售率达到97.5%。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34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现利税总额43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利润总额20928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63.5%。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430万元,比上年增长8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2%,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

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1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7%上升为45.8%,增加13.1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49363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全年竣工面积3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7%。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3.4万平方米,比上年净增27.8万平方米,增长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反馈资料看,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100万元,比上年的307000万元增长58.0%。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实现272118万元,比上年的185947万元增长46.3%;农村50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207922万元,比上年116973万元增长77.8%;农村私人投资5060万元,比上年4080万元增长24.0%。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235462万元,占城镇以上投资的86.5%,比上年168964万元增长39.4%;房地产投资36656万元,比上年16983万元增长115.8%。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县共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73个,总招商引资额共计136.52亿元,已投入资金10.85亿元。

保障房建设速度加快。2012年全县计划开工保障房2013套,实际新开工1713套。保障房全年安排资金总额23797万元,实际使用资金总额11558万元。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截止12月底,全县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3.5万台,销售额达3.1亿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3986万元;已销售以旧换新家电924台,销售金额280万元;全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设农家店217家。据反馈,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4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40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0107万元,比上年增长24.8%;零售业零售额1470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837万元,比上年增长14.6%。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2012年,全县私营经济新增172个,年末累计达到761个;个体工商户新增2585户,年末累计达到11366户。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全县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到15家,全年完成外贸出口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9.9%;利用省外资金实现8.2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倍。

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县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1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9%;门票收入8897万元,比上年增长143.9%。星级饭店个数达到7个,星级饭店客房达到418间,名胜风景区个数达到2个。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全面发展。全年完成货运量260万吨,客运量847.7万人,货运周转量2200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4200万人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里程196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961公里,高等级公路1495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公共汽车运营20辆,出租汽车91辆。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887万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3.1%;电信业务总量3250万元,比上年增长4.8%;移动通信业务总量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9.7%;联通通信业务总量1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7615户,比上年增加79户,其中农村电话40136户,比上年增加108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3850户,比上年新增750户。全县因特网用户发展到17971户,比上年新增247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