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滕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3-03-25 枣庄市滕州市统计局

城市基础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60万平方米。铺设天然气管网31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99.35%。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14万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3244万立方米。日处理城市污水能力最高达到18万吨,全年处理污水443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6.3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累计实施农村住房建设项目31个,新开工面积4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完成拆迁1200余户、15万平方米,完成危房改造5000户。

十二、环境保护、气象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完成20家重点水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工程,完成西岗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二污提水泵站建设,完成18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建成城郭河人工湿地曹庄片区、北沙河一期、界河唐楼、刘岗人工湿地、界河入湖口湿地并投入试运行,河流断面水质基本达到III类水质标准;29家废气企业安装了防风抑尘网,建设了喷淋除尘设备,淘汰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15台,三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建成并投入运行,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提高5天。

节能减排强力推进。全年淘汰落后产能40万吨。化学需氧量削减3.5%,氨氮削减4.5%,二氧化硫削减1.5%,氮氧化物削减2.7%,圆满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全年平均气温14.3℃,比上年提高0.3℃;累计降水686.3毫米,增加70.3毫米;累计日照1979.6小时,增加202.6小时。

安全生产稳中向好。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连续6年没有突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24起,下降5.3%;死亡39人,下降4.9%。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合理增长。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52.67万户,总人口169.07万人,其中,男性88.45万人,女性80.61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0.62%。,死亡率5.52%。,自然增长率5.10%。。人口合法生育率达到90.4%。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0元,增长13.7%;人均消费性支出14917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633元,增长14.5%,其中工资性收入5759元,增长19.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03元,增长10.3%;年末人均居住面积46.5平方米,增加1.3平方米。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11台、电冰箱66台、空调机28台、洗衣机97台、摩托车64辆、电动车96辆、电脑41台、固定及移动电话272部。

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着。培训就业5.07万人,组织劳务输转5.0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安置“双零家庭”306户,实现了“动态消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进一步健全完善创业扶持体系,新增100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成立创业促进会暨YBC滕州创业办公室,组织创业培训183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8人、865万元,扶持4738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9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社会保险扩面8002人,征收各类社会保险费16.08亿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4.02亿元,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共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2.9万人,参保率达到100%,基础养老金标准由55元提高到70元,共收缴养老保险费1.64亿元,发放养老金1.25亿元。新农合、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78个,拥有床位7910张,入住人数7702人。最低生活保障救济70643人。其中,城市9656人;农村60987人。农村五保供养8251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为四舍五入数。

2.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在当年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5.限额以上批发企业为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为年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住宿业是星级宾馆、饭店;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为年销售额2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6.本公报中数据除市统计局提供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指数数据为国家统计局枣庄调查队提供,其它为市直相关主管部门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