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柳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5 通化市柳河县统计局

2010年,面对后危机时代的严峻挑战和深刻变化,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协调,民生改善迈出了新步伐,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34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626万元,增长17.3%;第二产业增加值295575万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224253万元,增长17.0%。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6.1∶40.5∶33.4变化为25.1∶42.6∶32.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提升,农业产值较快增长。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95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26%。其中:农业产值149825万元,增长18.61%;林业产值10927万元,增长15.3%;畜牧业产值108914万元,增长12.55%;渔业产值5175万元,增长6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721万元,增长26.49%。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3296公顷,比上年扩大18090公顷,其中水稻面积21311公顷,扩大6003公顷。玉米种植面积55257公顷,扩大11828公顷。大豆种植面积5278公顷,扩大37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796公顷,下降6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14092吨,比上年增加3276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水稻产量123944吨,比去年上涨6.2%,玉米产量370212吨,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大豆11379吨,比去年下降11.5%。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66824头,比上年下降40.6%;全年生猪出栏441273头,比去年下降6.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01018吨,下降7%。禽蛋产量9474吨,下降26%。水产品产量1574吨,增长10%。

2010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84370千瓦,比上年增长3.5%。农用拖拉机21403台,增长20%;农用运输车388辆,比去年下降76%。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65519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农村用电量69249千瓦时,下降11%。有效灌溉面积21311公顷,新增6003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83638万元,同比增长53.6%。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53769万元,增长53.9%;实现利润62177万元,增长85.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753万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六大高能耗行业合计44536万元,同比增长30.9%,二高一资行业合计44536万元,同比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户,比上年末增加9户。

全县规上工业18个行业增加值,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3.05%外,其余行业全部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56.6%,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60.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13.3%,塑料制品业增长101.3%,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85.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9.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7.5%,医药制造业增长34.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6.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5.2%,家具制造业增长20.0%,饮料制造业增长11.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0%。

全县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发电量分别增长5.1%和9.3%,粗钢、钢材分别增长5.3%和13.8%,水泥增长13.4%,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分别增长29.3%、32.1%和62.9%,彩色电视机增长0.9%,汽车增长35.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为63071万元,比上年增长5.2%。资质内建筑企业产值为196781万元,增长37.7%,利税总额为15486万元,下降4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50000平方米,增加12400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847万元,比上年增长47.4%。其中,城镇投资478984万元,增长134.1%;农村投资100528万元,下降34.9%。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为38641万元,增长47.3%,第二产业为457865万元,增长52.2%,第三产业为156341万元,增长34.6%。从行业看,工业投资为457865万元,增长52.2%,其中制造业为313484万元,增长45.2%,制造业中的装备制造业为19708万元,增长30%。三产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为23159万元,增长22%,居民服务业为800万元,增长14.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为4500万元,增长1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33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商品房销售面积12万平方米,增长39.7%;商品房销售额28956万元,增长56.6%;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864万元,比上年增长19.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7123万元,增长16.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5741万元,增长23.8%。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39405万元,增长31.6,商品零售205019万元,增长17.3%;住宿业7873万元,增长13.9%,餐饮收入20567万元,增长28.7%。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64233万元,增长24.2%;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108631亿元,增长13.9%。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吃、穿、用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24.9%、10.6%和15.4%。其中,粮油类增长40.9%,肉禽蛋类增长40.9%,服装类增长10.6%,化妆品类增长19.9%,日用品类增长7.5%,中西药品类下降54.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72.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8.2%,通讯器材类增长43.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8.6%,汽车类增长36.7%,种子饲料类增长60.0%。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旅客运输量1219万人,同比下降8.7%,货物运输量269万吨,同比增长16.5%;旅客运输周转量36537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49320万吨公里,分别下降9.85%和10.3%。

年末全县客车拥有量255辆,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大型客车40辆,增长8.1%。普通货车拥有量2502辆,增长18.9%,其中大货车970辆,增长26.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788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863万元,邮政业务总量2925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6515户,移动电话用户227556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76.6部。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841户。

七、财政、金融业

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3603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3391万元,增长59.3%,增幅高于上年27.6个百分点。在全口径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17.9%,营业税增长67.7%,企业所得税增长14.6%。财政支出162727万元,增长34.1%,下降4.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区事务支出10891万元,增长139.3%,科学技术支出2116万元,增长5.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8795万元,增长34.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353万元,增长9.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3万元,增长100.1%,教育支出20715万元,下降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