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敦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敦化市统计局 2010年3月3日 2009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进展,招商引资有了新突破,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民生得到较大改善,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综合 2009年敦化生产总值预计实现88.5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18.5亿元,同比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6.2亿元,同比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3.8亿元,同比增长22.0%。 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0418个,新增就业人数6987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市单位从业人员47142人,其中在岗职工45600人。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1.5亿元,比上年增长7.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5.2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35.1万吨,比上年下降0.8%。其中:水稻产量2.5万吨,比上年下降13.8%,玉米产量14.4万吨,比上年下降1.4%,大豆产量17.6万吨,比上年增长2.9%。 牧业生产发展较快。年末牛出栏14万头,同比增长28.3%;猪出栏16万头,同比增长9.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4148吨,同比增长14.9%,奶类产品达20187吨,比上年增长249.3%,羊出栏7万只,家禽出栏325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达3710吨。 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3.2亿元,同比增长30.2%;产销率达96.2%。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1.6亿元,同比增长35.6%。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看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38.9%,其中市属工业完成62.4亿元,同比增长47.2%。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为7.1亿元,同比增长47.9%。 全市规模以上综合能耗为27.3万吨标准煤,单位能源消耗量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12吨(标准煤),增加值能耗降低7.3%。全年工业用电量为26534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9.2%。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从产业划分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二产业完成投资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制造业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7.2%。 从分城乡看:城镇以上完成投资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农村完成投资11.3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大。本年用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信息传输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8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1%。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3.2亿元,比上年下降23.0%。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4%。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购销两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实现零售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对外贸易增速平稳。年末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发展到134户,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亿美元。 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总投资3.8亿元的金鼎大佛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并开工建设,六顶山旅游景区综合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举办第四届老白山高山杜鹃节、第二届雁鸣湖休闲垂钓节等多项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51.5万人次,同比增长21.7%,旅游总收入实现5亿元,增长21.8%。 交通、邮政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逐年增强。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492万人,旅客周转量完成75736万人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898万吨公里,货运周转量完成83671万吨公里。 邮政业增速平稳。邮政业务总量全年完成5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 金融 金融运行稳健,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9.8亿元,比年初增加23.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80.9亿元,比年初增加13.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9.1亿元,比年初增加10.3亿元。 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有小学82所,小学在校学生20211人,小学校专任教师2032人。普通中学30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417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95人。幼儿园87所,入园人数572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91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798人,专任教师127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含机构)18个,结业生17481人次。 专业技术队伍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在岗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3423人。其中:农林技术人员1033人,工程技术人员1826人,其他自然科学技术人员8347人,社会科学技术人员221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的1433人,拥有中级职称的7748人。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逐步繁荣,广场、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东北三省公开水域邀请赛,全民健身万人长跑,“五一”游园节。街道、社区、乡镇分别开展大型广场和节庆文化活动174场。 电视人口覆盖率越来越高,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1万户。数字电视整转稳步推进,目前城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5万户,基本实现了城区有线数字电视的全面覆盖。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卫生机构258个,其中:医院11个,卫生院1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25个。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90人,实有床位1846张,比上年增加26张。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83929人,比上年增加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7055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5.2%。全年出生人口3415人,出生率为7.06‰;全年死亡人口2665人,死亡率为5.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5‰。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年得到改善。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0861元,比上年增加3556元,增长2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13元,比上年增加69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87元,比上年增长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