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紫云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起步、后劲增强、增比进位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建设展现新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一、综合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648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92200万元,同比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939万元,同比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7702万元,同比增长24.6%;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11年的37.75:15.33:46.92变化为34.81:16.97:48.22。一产下降2.94个百分点;二产上升1.64个百分点;三产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3.3、2.9、11.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8.23%、16.02%、65.7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9866元按(按常住人口计算),同比增加2302元,增长30.4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86美元。 二、农业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化步伐加快,优质烤烟生产、畜禽饲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农民劳务输出的力度加大,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823万元,同比增长11.86%。其中:农业产值45523万元,同比增长17.85%;林业产值8505万元,同比增长0.91%;牧业产值79948万元,同比增长10.2%;渔业产值1697万元,同比增长10.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47万元,同比增长5.76%。 全县拥有常用耕地面积252617亩,其中:田103268亩,地149349亩。人均耕地面积0.94亩,粮食作物播面377772亩,同比增长4.1%。人均占有粮362公斤。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由上年30.86、6.68、59.89、1.2、1.65变化为33.03、6.17、58.01、1.23、1.56。种植业、渔业分别上升2.17、0.03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农林牧服务渔分别下降0.51、1.88、0.09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012吨,同比增长19.76%。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380亩;完成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面积6250亩。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6.4万千瓦,同比增长5.67%;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达21638吨,同比增加6.6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46吨,同比增加14.96%。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11408万元,同比增长43.35%;实现工业增加值31989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88166万元,工业增加值17077万元,同比增长24.16%;完成销售产值84283万元,产销率为95.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23242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4912万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08%,同比下降0.03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04%,比上年上升1.3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54个百分点,全县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企业2户。 全县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户,有10户亏损,亏损总额2230万元,盈利18户,盈利3233万元,入库税金5890万元,同比增长63.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2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566万元,比上年增长64.6%。其中:工业投资93849万元,同比增长3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23万元,增长74.5%;第二产业投资93849万元,同比增长36.9%;第三产业投资127494万元,同比增长46.99%。从投资的性质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4625万元,同比增长138.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9052万元,同比增长132.9%;更新改造13949万元,同比增长140.9%;房地产投资20102万元,同比增长156.8%。农村非农户投资33941万元,同比增长17.6%,农村私人投资42000万元,同比增长28.5%。全县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11个,其中:工业项目49个,上亿元项目10个。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引进项目114个,合同引资109.7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0.29亿元,同比增长177.29%,全年完成33亿目标任务的122.1%。其中:第一产业引进项目17个,到位资金4.73亿元;第二产业引进项目47个,到位资金15.4亿元;第三产业引进项目50个,到位资金20.16亿元;合同引资上亿元以上的项目达36个,占引进项目的31.58%。 五、批发零售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购买力显着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0716万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县的零售额66351万元,同比增长16.92%;县以下的零售额24365万元,同比增长13.9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目前,境内无国道;高速公路一条,全长52.4公里;省道2条,全长172公里;县道5条,全长97公里;乡道17条,全长282公里;村道294条(含通组路),全长1319公里;专用公路8条,全长33公里;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2012年实施通村油路工程155公里,完成投资6113万元。全年货物周转量1794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81.84%,旅客周转量2391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86.63%。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683万元,同比增长33.92%;电信业务收入为9434万元,同比增长24.07%,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4000(包括移动式固定电话22000),比上年减少25.62%,电话普及率126/千人,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175400户,同比增长26.14%,移动电话普及率653部/千人,互联网用户增至8610户,同比增长17.09%。 旅游业较快发展。成功承办了中国贵州紫云格凸国际攀岩交流大会,进一步提高了紫云和格凸河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加大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推介力度,同时推出一批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全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42亿元,同比增长98.7%。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090万元,同比增长85.34%;地方财政收入36877万元,同比增长98.91%;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4.57%,比上年上升1.12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总收入1009元,同比增长86.16%;财政支出174920万元,同比增长42.26%。人均财政支出6516元,同比增长5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