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阳泉调查队 (2013年3月8日) 2012年,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的良好运行态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增,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在看到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2012年多数经济指标较上年呈现回落态势,究其原因:一是连年的快速增长给经济的再增长带来巨大压力,二是缺乏较多和较大的增长点使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全面推进“四大战略”实施,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6.0%,比上年增幅回落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54.5亿元,增长10.1%,比上年增幅回落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38.2亿元,增长9.2%,比上年增幅回落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31.7亿元,增长16.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1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12.5%;房地产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6.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723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6926美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58.9%和3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63.0%和36.1%。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一般预算收入56.9亿元,增长22.0%。其中,税收收入43.6亿元,增长15.4%,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37.4亿元,分别增长6.5%、30.2%、31.1%、-3.7%、3.2%和-6.2%。 一般预算支出执行8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0.6%,教育支出增长41.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9.3%,节能环保支出下降15.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41.7%,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9.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9.0%,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8.8%,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为107.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0.2%。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7.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1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到13523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36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5%。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7万公顷,增长1.1%;油料种植面积0.02万公顷,下降49.5%。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4.8万公顷,增长1.1%。 全年粮食总产量28.0万吨,比上年增产10.0%。其中,玉米26.1万吨,增产10.3%。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6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猪肉产量1.3万吨,增长17.4%;牛肉产量0.01万吨,下降49.8%;羊肉产量0.06万吨,下降7.7%;牛奶产量0.6万吨,下降11.5%;禽蛋产量2.5万吨,下降18.2%;水产品产量0.07万吨,增长11.1%。 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0.8万公顷,造林合格面积0.8万公顷。2012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6.0%。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0.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5%。机械耕地面积4.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机械播种面积4.0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0.5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8.9%和44.8%。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到6.9亿元,同比增长9.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6户,完成工业增加值296.0亿元,同比增长11.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6833.2万吨,增长17.1%。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4.3亿元,增长28.9%,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2.7亿元、10.0亿元、54.4亿元和44.8亿元,煤炭和冶金工业同比分别增长40.5%和5.4%,焦炭和电力工业同比分别下降32.0%和1.3%。新兴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亿元,增长16.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2.0亿元,比上年下降33.0%;实现利润18.5亿元,下降66.8%。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下降54.5%;上缴税金5.5亿元,下降1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334.3亿元,增长18.1%;房地产投资57.0亿元,下降3.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5.7亿元,增长58.5%;第二产业投资186.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189.2亿元,增长12.6%。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投资183.5亿元,下降5%;非国有投资207.8亿元,增长39.7%。 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33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9.2%;新增固定资产216.9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5.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7.0亿元,比上年下降3.3%。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45.0亿元,下降2.8%;办公楼投资0.9亿元,下降61.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8亿元,增长1.6%。 2012年,全市188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有181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96.3%,有58个项目竣工,累计完成投资522.4亿元(包含跨市项目)。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5068.8万吨,比上年增长16%;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40.7万吨,下降10.5%。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煤炭5985.7万吨,比上年增长23.3%,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的比重为85.2%;向省外运输焦炭46.8万吨,下降26.4%。 投资总量中,能源工业投资完成101.0亿元,比上年下降10.5%。其中煤炭工业投资78.4亿元,下降22.0%,电力工业投资22.6亿元,增长83.6%。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81.8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5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0.6%;第二产业用电70.1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85.7%,其中工业用电69.6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6.7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8.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5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