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遂宁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遂宁调查队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稳定增势、高位追赶、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深化“两化”互动,做强产业支撑,突出投资拉动,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民生政府,为加快实现“五个战略定位”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0.37亿元,增长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59.20亿元,增长1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9%,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2.84亿元,增长1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7%,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36:51.28:25.35调整为22.03:52.64:25.33。 年末全市法人单位11356个,产业活动单位12832个,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35587人。全部法人单位中,单产业法人11134个、多产业法人222个;一产业法人579个、二产业法人1864个、三产业法人8913个;企业法人5158个、机关和事业法人2158个、其他组织机构4040个。全年新增法人单位1069个,新增产业活动单位1128个。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97.05亿元,增长16.3%,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8%,拉动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市场主体11.95万户,增长7.9%,从业人员23.90万人,增长6.4%,其中个体工商户10.79万户,增长8.0%,个体从业人员15.73万人,增长6.4%;私营企业8140户,增长7.0%,私营企业从业人员8.17万人,增长6.4%;外资企业81户,下降29.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5%,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1%,衣着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交通和通信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6%,居住类上涨1.3%。 据财政局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26亿元,下降4.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45亿元,增长18.5%。地方财政支出162.47亿元,增长9.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3.12亿元,增长21.0%。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37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总产值99.49亿元,增长1.7%;林业总产值7.62亿元,增长11.8%;牧业总产值134.43亿元,增长5.7%;渔业总产值7.87亿元,增长8.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98亿元,增长17.7%。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9.3:2.8:53.6:2.9:1.3调整为39.3:3.0:53.1:3.1:1.6。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2.67万公顷,增加0.03万公顷,增长0.1%。全年粮食产量171.07万吨,增产1.54万吨,增长0.9%;油料产量14.89万吨,增产0.53万吨,增长3.7%;蔬菜产量96.95万吨,增产2.33万吨,增长2.5%。 全年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481.69万头、9.77万头、71.34万只和3338.50万只,分别增长2.3%、增长0.8%、增长0.4%和增长3.3%。肉类总产量47.22万吨,增长2.3%;禽蛋产量11.71万吨,增长4.6%。全年水产品产量4.04万吨,增长8.8%。 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600公顷,对7.71万公顷森林资源进行了有效管护。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0.7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77.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7.2%。 全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32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9.00万人;新建沼气池1.51万口,累计建成33.85万口;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5.56万亩;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40万亩;年末已建成年供苗能力500万株的柑桔无病毒容器苗繁育中心,建成柑桔基地35.0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28.58万亩;建成中药材基地10.00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8.40万千瓦,增长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1家,比上年净增2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4.05亿元,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014.80亿元,增长15.7%;产销率为100.1%,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1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3%,拉动经济增长8.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0%,其中,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17.4%;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16.1%;轻、重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4%和19.6%;电子产业增加值增速27.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9.14亿元,增长15.9%;实现利润83.76亿元,增长17.2%。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348.63点,比上年提高12.2点。 年末全市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55个,下降4.9%。全年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30.59亿元,增长11.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8.12亿元,增长1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10亿元,增长2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1.91亿元,增长32.0%;更新改造投资129.24亿元,增长4.1%;房地产开发投资76.79亿元,增长7.2%。 全年新开工项目1006个,增长25.6%。其中计划总投资1千万元及以上项目907个,增长26.7%;3千万元及以上项目595个,增长37.4%;5千万元及以上项目420个,增长55.6%;亿元及以上项目44个,增长7.3%。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307个,下降5.5%,其中计划总投资1千万元及以上项目301个,下降1.3%;3千万元及以上项目226个,增长19.6%;5千万元及以上项目176个,增长63.0%;亿元及以上项目25个,增长38.9%。 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37亿元,下降0.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2.16亿元,增长15.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2.57亿元,增长27.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1.5%。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6.79亿元,增长7.2%,占投资总额的11.7%。其中住宅投资56.05亿元,增长10.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92亿元,增长14.5%。商品房施工面积685.20万平方米,增长8.3%;商品房竣工面积165.85万平方米,增长29.3%,商品房销售面积200.00万平方米,增长1.4%。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62亿元,增长16.2%。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206.07亿元,增长16.8%;乡村实现零售额61.54亿元,增长14.0%。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3.65亿元,增长25.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8.68亿元,增长13.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89亿元,增长25.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40亿元,增长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