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1 岳阳市统计局

2012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克服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扎实推进“四三六”工程,力争各项工作上水平、争一流、做贡献,全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显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9.9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4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221.83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721.6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7:55.5:32.8,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下降0.4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与上年末持平。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3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税收收入18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0.7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84.16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11.72亿元,增长3.9%;牧业产值130.65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58.81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44亿元,增长11.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2.0%;棉花种植面积增长2.7%;糖料种植面积下降5.0%;油料种植面积下降0.5%;蔬菜种植面积增长3.2%。

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2.4%;全年棉花产量增长5.5%;糖料产量下降21.8%;油料产量下降4.5%;蔬菜产量增长4.6%。

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比上年增长4.0%。其中,猪肉增长4.1%。年末生猪存栏增长1.1%;生猪出栏增长3.8%。禽蛋产量增长1.7%。水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其中中省工业增长4.9%,地方工业增长16.7%。;公有制工业增长5.8%,非公工业增长18.0%;轻工业增长11.8%,重工业增长16.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0%,石油加工和炼焦加工业增长24.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6.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1.7%,其中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16.6%。

全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3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合同额305.61亿元,增长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68.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国有投资264.27亿元,增长84.9%;非国有投资903.84亿元,增长25.7%。城镇投资1066.05亿元,增长40.0%;房地产投资102.06亿元,增长1.7%。第一产业投资40.70亿元,增长94.5%;第二产业投资692.33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435.08亿元,增长57.6%。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共有306个,完成投资444.46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重为38.0%。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住宅投资81.34亿元,下降0.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66亿元,增长11.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7.82亿元,增长1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9.58亿元,增长13.2%。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535.56亿元,增长15.5%;住宿和餐饮业151.84亿元,增长13.0%。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7.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7.4%,服装类增长20.5%,日用品类增长20.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4.6%,通讯器材类增长11.0%,金银珠宝类增长27.9%,中西药品类增长39.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9.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5.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5%。其中,出口2.09亿美元,增长15.3%;进口3.71亿美元,增长77.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93亿吨,比上年增长16.8%。货物运输周转量361.79亿吨公里,增长25.1%。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4亿吨,比上年增长15.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7万标准箱,增长29.5%。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5.5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8.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7.19万辆,增长31.1%。民用轿车保有量10.9万辆,增长33.2%,其中私人轿车9.89万辆,增长36.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3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7亿元,增长15.0%;电信业务总量31.76亿元,增长25.6%。电信业全年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5.39万门,总容量232.49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9.01万户,下降5.9%。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2.5万户,年末达到355.2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2.5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4.77部/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42.27万户,增长13.8%。

全年旅游总收入1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66.45亿元。境外入境人数15.17万人次,增长8.7%,其中外国人8.20万人次,增长13.1%,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6.97万人次,增长8.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613.6万美元,增长16.2%。全市旅游等级区(点)14家,其中4A及以上旅游区(点)5家。

八、金融

年末全市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36.09亿元,比年初增加186.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49.41亿元,增加59.7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746.31亿元,增加121.72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6.67亿元,增加78.3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26.33亿元,多增38.13亿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发行、配套股票首发筹资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63%。企业证券市场融资(股票+债券)46亿元,增长103.5%。上市公司再融资21.64亿元,增长232.9%。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0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6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12亿元。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