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472.72亿元,同比增长19.24%。其中单位存款为157.45亿元,增长20.9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95.98亿元,增长21.6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4.3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短期贷款7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中长期贷款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3%。 全年保费收入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2%,其中财产险收入3.26亿元,增长16.49%;寿险收入3.70亿元,增长11.6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3470万元,增长12.52%。全年赔付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81.62%,其中财产险赔款1.5亿元,增长52.85%;寿险给付3646万元,增长7.07倍;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157万元,增长1.33倍。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上科技项目35项,资金1224万元。其中国家项目7项,落实资金704万元,省列项目28项,落实资金520万元。安排实施市列科技项目25项,经费100万元。本年度共评出科技进步奖144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21项。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17所,其中幼儿园203所,特教学校4所,小学1136所,初中117所,九年制学校13所,完全中学17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独立高中15所,普通高校1所。 本市普通高校招生2278人,在校生6825人,毕业生2251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0355人,在校生32468人,毕业生10110人;普通高中招生21358人,在校生61068人,毕业生19356人;初中招生33580人,在校生105060人,毕业生37243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到41.95万人。其中,小学17.31万人,中学在校学生16.61万人。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6%,毕业率分别达到100%和100%。 本年度全市参加高考考生25153人,上线人数达23604人,上线率93.84%。其中一本上线2002人,上线率7.9%,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二本上线5915人,上线率23.5%。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8个。全年发行《平凉日报》310期,775万份。 全市有广播电台8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979.34公里;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46.96万座;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9.04%,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7.33%。有线电视用户达8.88万户,比上年增长6.13%。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诊所)26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3个,妇幼保健医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个。卫生技术人员8902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81人,其中医院和卫生院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206人。实有床位数8845张,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81.63%。 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赛事,共获奖牌68枚,其中金牌19枚,银牌19枚,铜牌3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 初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8.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8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65%,比重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2.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2‰,比上年上升0.0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2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14‰,比上年上升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8‰,比上年上升0.06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6元,比上年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388元,比上年增长24.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15元,增长17.7%。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43431元,增长14.71%。 十一、城镇就业、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就业人数33.75万人,比上年增长8.7%,其中本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6%。 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6万人,增长1.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53万人,参保率为99.73%。7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182.0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89万人,其中新纳入参保缴费143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17万人,增长11.21%;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03万人,增长5.95%;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12.25万人,比上年增长27.21%。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48人。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2.03亿元,比上年增长47.64%;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9.69亿元,比上年增长35.61%。全年5.83万城镇居民和21.6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障金发放率均达到100%。 年末全市福利院有床位490张,收养361人;建立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4个。 十二、环保和安全生产 全市六项主要污染物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总控率达到100%。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07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2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17毫克/立方米。泾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66.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4.9分贝和69.7分贝。全市环保投资达到4.7亿元,其中污染源治理4.1亿元,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5552万元,环保能力建设511万元。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3起,死亡106人,死亡人数下降0.9%。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33人,比上年下降14.7%;工矿商贸企业10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49人,比上年下降40.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人,比上年增长9.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53人,比上年下降18.3%。 注:1、本公报2012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且为初步核算数。 3、2012年末常住人口数为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 4、本公报中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国家统计局平凉调查队提供,就业、社保、低保、财政、金融、保险、旅游、交运、车管、通信、邮政、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体育、环保、安监等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5、以前使用的数据与本公报数据不一致的,均以本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