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1 哈尔滨市统计局

哈尔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

2013年3月20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努力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新跨越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克服复杂经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坚定信念、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6.8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8.9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4.4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38.8:50.7调整为11.1:36.1:52.8。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42.2%和4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810元,增长9.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61.3亿元,增长12.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3亿元,增长13.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8%,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9%。

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2,涨幅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0.4。

劳动就业

年末城镇就业人数314.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万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比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全年为求职登记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3.6万人次。全年创业培训14816人,实现自主创业9322人,带动27260个就业岗位。全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1%。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91.2亿元,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462.0亿元,增长9.9%;林业产值28.1亿元,增长6.3%;牧业产值461.4亿元,增长9.1%;渔业产值18.8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9亿元,增长7.5%。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036.4万亩,增长1.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85.8万亩,增长1.6%。粮食总产量1600.7万吨,增长12.5%。其中,水稻533.1万吨,增长14.7%;玉米1001.8万吨,增长14.3%;大豆50万吨,下降20.6%。

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92.1万吨,增长14.1%;油料产量1.8万吨,增长45.9%;甜菜产量0.4万吨,下降52.3%;烟叶产量1.3万吨,增长11.9%。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为212.0万头、477.6万头、6800.8万只,其中大牲畜与上年持平,生猪、家禽分别增长10.5%、6.3%。

全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为93.6万吨、37.7万吨、144.1万吨,分别增长11.6%、5.6%、0.7%,水产品产量12.6万吨,增长4.4%。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91.1万千瓦,增长10.5%;化肥投入(折纯)47.1万吨,增长4.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23.8万亩,增长9.5%,节水灌溉面积177.0万亩,增长28.2%。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8家,实现销售收入219.6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1009万亩。

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3268万亩。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596个,绿色食品标识332个,有机食品标识341个。

改造农村泥草房6.2万户,面积480万平方米。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8.3万人,启动建设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77.4亿元,增长10.0%。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55.1亿元,增长12.4%,占52.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22.3亿元,增长7.6%,占47.6%。

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六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09.3亿元,增长8.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87亿元,增长13.3%,其中实现利润103.2亿元,增长12.7%;税金183.8亿元,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86户,亏损面为20.1%,上升5.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9.7亿元,增长7.2%。产品销售率为98.0%,下降1.2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种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72种,占44.4%。其中,有36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30%。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788.4万吨标准煤,增长3.2%,低于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速2.7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5.9%,降幅比万元GDP能耗降幅高2.2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10.9亿元,增长13.5%。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222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51.7亿元,增长16.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50.0亿元,增长3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0.1亿元,增长80.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81.3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18.6亿元,增长30.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501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98个。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678个,共完成投资1188.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1%。实际完成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59个,完成投资1044.4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6.4%。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完成投资96.3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2.4%。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开工153个,完成投资382.6亿元,占省下达我市重点推进产业项目的112.2%。

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1550.7亿元。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399.3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完成2336.0亿元,增长54.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1%。

工业投资完成1226.6亿元,增长41.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1.1%。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093.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89.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2.3亿元,增长27.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43.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1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1.3%。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358.0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9.7%。其中,建成投产项目414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82.7%。

房地产开发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2.0亿元,增长37.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530.1亿元,增长26.0%;办公楼投资21.1亿元,增长70.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1.0亿元,增长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