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面贯彻执行中央、省里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继续改善,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2.4亿元,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08.4亿元,增长1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5%;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917.0亿元,增长1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7.6亿元,增长1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47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3:49.1:34.6调整为14.8:49.5:35.7。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7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税收收入63.8亿元,增长21.3%。财政总支出254.2亿元,增长16.0%,其中重点支出项目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0亿元,增长7.2%;教育支出52.4亿元,增长59.4%;农林水事务支出33.5亿元,增长37.9%;医疗卫生支出23.1亿元,增长10.6%。增速较快的支出项目分别是教育、农林水事务和节能环保,分别增长59.4%、37.9%、26.2%。 农村公路建设432.7公里。解决了41.98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用户沼气池10490口。农村危房改造17105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4所。农村五保户年分散供养标准2000元。城市、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为246元、104元。农家书屋工程建设933个。新建城镇廉租住房5591套(开工),新增公共租赁住房6130套(开工)。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85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7%。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30所。新建改造市城区、县市区农贸市场28个。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含乡镇公办中心园)70所。新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0所。小区配套幼儿园10所。 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2.0%和101.5%。消费品价格指数分类别按提高幅度由高到低排序,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娱乐文化和教育用品类、居住类、衣着类、烟酒类、交通和通讯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03.6%、102.3%、102.2%、101.7%、101.2%、100.9%、99.9%、98.9%。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发展要素制约明显,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后劲不足;居民增收、物价调控、就业社保等方面压力较大。 农业 201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84.5千公顷,增长5.1%;棉花种植面积96.1千公顷,增长2.0%;油料种植面积300.6千公顷,下降0.4%;糖料种植面积2.5千公顷,下降11.7%;蔬菜种植面积86.5千公顷,下降4.2%。 全年粮食总产量377.2万吨,比上年增产2.5%。棉花产量16万吨,比上年增产12.1%。油料产量53万吨,减产5.6%。蔬菜产量187万吨,减产5.2%。水果产量86.5万吨,增产1.4%。茶叶产量1.4万吨,增产7.6%。 全年出栏生猪613万头,增长3.8%;出栏牛15.7万头,增长6.6%;出栏羊177.5万头,增长4.3%。全年肉类总产量62.8万吨,增长3.5%。水产品产量40.1万吨,增长13.6%。牛奶产量1.8万吨,增长106.7%。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6.75万台,增长0.5%;农业机械总动力514.06万千瓦,增长1.7%。农村用电量9.59亿千瓦时,增长2.5%。 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917.0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3%。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94.8%,增长29.9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9.4%,提高1.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32.2亿元,增长18.7%;实现利润148.1亿元,增长17.4%;亏损企业亏损额7.9亿元,增长64.6%。 2012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1.5亿元,增长12.5%。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市上下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以赴扩投资、促增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956.7亿元,增长37.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4.8亿元,增长10.6%。商品房竣工面积272.4万平方米,增长6.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69.8万平方米,下降20.0%。其中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118.8万平方米,增长11.9%,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51.0万平方米,下降34.7%。商品房待售面积54.3万平方米,增长75.9%。 国内贸易 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8亿元,增长15.4%。分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4.5亿元,增长14.7%;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4.3亿元,增长20.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3.4亿元,增长18.8%;零售业零售额510.5亿元,增长14.9%;住宿业零售额9.7亿元,增长17.2%;餐饮业零售额85.2亿元,增长16.8%。 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2012年,全市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4亿元,增长13.8%。公路及水路客运量1.4亿人,比上年增长6.9%,客运周转量71.1亿人公里,增长11.2%;公路及水路货运量1.1亿吨,增长9.0%,货运周转量218.8亿吨公里,增长21.2%。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19.6万辆,比上年增长20%。本年新注册汽车3.36万辆,增长16.5%。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增长28.4%。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9.0万辆,增长32.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为2.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为33.9亿元。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391.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62.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20.9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42.6万户。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150万人次,增长21.5%。接待国内旅游者2130.4万人次,增长21.6%;接待境外入境旅游者19.6万人次,增长1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0亿元,增长25.8%。国内旅游收入127.5亿元,增长25.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39亿美元,增长10.9%。全市星级宾馆49家,旅行社50家。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2年,全市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额362.3亿元,增长33.5%。引进522个内资项目(含续建项目),实际到资336.4亿元,增长34.0%,其中省外境内资金项目237个,实际到资170.7亿元,增长19.5%。共有40家外商投资企业到资,到位外资4.1亿美元,增长33.2%。第二产业仍然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主力,全年到位外资3.42亿美元,占到资总额的66.6%,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合计到位外资0.68亿美元,占到资总额的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