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环境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546.9公顷,下降52.3%。其中,工矿仓储用地864.1公顷,下降17.7%;商服用地232.2公顷,下降55.4%;住宅用地603.1公顷,下降64.0%;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847.4公顷,下降59.6%。 全年完成造林48.5万亩,绿化村屯326个,绿化道路485公里,建设生态景观林6处。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4处,面积5.8万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3177万平方米,增加24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94.6万平方米。 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19天,增加2天。实测大气可吸入颗粒年均值为0.09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3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47毫克/立方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9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8分贝。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3.1%和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松花江干流水质好转,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干流出境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下降3.8%,全市治理水土流失1073.4千公顷。 安全生产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94起,减少205起、下降12.8%;死亡424人,减少36人,下降7.8%。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7,下降21.3%。 注释: ﹝1﹞本公报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4舍5入原因,总计与分项合计存在着微少差的情况。正式数据以本年度出版的《哈尔滨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建筑业增加值绝对数均为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范围为批发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为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业为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业为200万元及以上。 ﹝6﹞邮电业务总量计算方法为相应各类产品乘以相应的平均单价(不变价)之和,加上出租电路和设备、代用户维护电话交换机和线路等的服务收入。 ﹝7﹞水资源总量为2011年数据。 ﹝8﹞科技机构单位数、R&D人员和经费支出为三大执行部门口径,即高校、科研院所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为2011年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