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绥芬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8.1亿元,比上年增长55.9%。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金额为70.1亿元,增长45.6%;向上争取资金为5.7亿元,下降35.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251万美元;实际间接利用外资2381万美元。 全年对外承揽工程合同2项、合同金额1910万美元,合同派出总人数1375人,劳务合作实际派出1375人。 全年接待进出境旅游人数达66.1万人次,其中,进境52.8万人次,出境13.3万人次。旅游业外汇收入实现9306万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48亿元,比年初增加14009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8.13亿元,增加4026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43亿元,比年初增加5575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6555万元,增加55348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02182万元,增加3330万元。 全年保费收入10693万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160万元,增长19.9%;寿险收入6533万元,下降21.8%。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我市有科技管理机构1个,科技管理人员18人,应用技术研究与发展费用支出845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4所,在校生达6405人,比上年减少127人,下降1.9%;中等职业中学4所,在校生1720人,减少276人,下降13.8%;小学校9所,在校生7290人,减少107人,下降1.4%。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放映单位1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各1个;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30800户;年末图书馆图书藏量70914册,比上年增加10468册;《今日绥芬河报》日发行量5000份。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个;预防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血源办公室、新型合作医疗办、红十字会和农村防保站各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625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90人,其中医生189人,注册护士195人。 全市共举办各种大型体育活动5次:全民健身冰雪趣味运动会1次,“金晟杯”精英乒乓球赛1次,“庆七一、倡文明”万人欢乐大巡游1次,东北亚武术比赛1次,全市职工篮、排、乒、羽四球赛1次。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少年田径分龄赛,获得四金四银三铜的成绩。参加全省县(市)级乒乓球赛,获得成人组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的成绩。 十、人口和环境保护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81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738人;农业人口11451人。男性人口34193人,所占比重为50.1%;女性人口33996人,所占比重为49.9%。18岁以下人口12446人;18-35岁人口18901人;35-60岁人口30406人;60岁以上6436人。人口出生率7.26‰,死亡率1.63‰,人口自然增长率5.63‰。 年末环境保护系统人员共有469人,各项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察大队1个,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包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381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8个,比去年减少12个,总投资3300万。烟尘控制区3个,总面积11.59平方公里。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71元,按新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9.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81元,按新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3平方米。 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5466人,比上年增长5.3%。其中:在职职工12539人,增长4.3%,离退休人员2927人,增长9.8%。参加失业保险5738人,增长6.5%。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028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参保职工为23513人(含离退休人员3532人),增长5.6%;城镇居民和学生参保39704人,增长6.3%;新农合参保8811人。全市有3310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有1693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城乡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农村住户投资; 4、公报中,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包括新农合,不含铁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