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19 儋州市统计局

七、财政和金融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9.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从财政收入部门看,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为2.58亿元,比上年增长52.9%;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为0.52亿元,比上年减少3.4%;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为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方面看,一般公共服务为2.79亿元,比上年增长7.7%;教育为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科学技术为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社会保障就业为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医疗卫生为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农林水事务为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住房保障支出为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金融形势运行良好。截止2012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178.91亿元,增长19.2%;各项贷款余额67.66亿元,增长6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02亿元,增长15.6%。

八、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成就。2012年全市新建农业科技110服务站4个,服务点5个。全市组织实施省星火产业带项目1项、省南药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年共申请专利158项,比上年增长364.8%;获得专利授权76项,比上年增长153.3%。

文化事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100个农家书屋及67个村文化室。成功举办首届儋州调声山歌擂台赛。全部完成省下达的20000套“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组织精品项目参加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荣获“最佳组织奖”,其中石花水洞地质公园荣获“旅游精品项目奖”。创编优秀节目参加首届省艺术节,共获包括歌舞诗《古郡神游》的艺术节专业组“文华演出奖”和艺术节“组织奖”在内的16个奖项。

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参加省第四届体育运动会,获得金牌20枚、银牌20枚、铜牌28枚,并获得优秀人才输送奖、竞技体育贡献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省第二届(万宁)趣味体育运动会,我市代表队分别获得第二、第三等奖;圆满完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获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儋州市“突出贡献奖”;成功举办海南儋州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环岛自行车赛儋州赛段比赛、“儋州滨海-弈城杯”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全市中小学生国际象棋联赛、全市教职工篮球赛、松涛系统羽毛球比赛、“市总工会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

九、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2012年我市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动造纸、炼钢、水泥等重点企业的工艺革新,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强化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对重点高耗能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监测,及时掌握单位能耗动态信息,对能源消耗异常情况提供预警,引导企业加强节能管理,控制能耗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强新、扩、改建项目的环保审查,推动减排项目建设和重点排污企业治理设施改造。完成工业治理设施改造项目2个,农业源减排项目38个。单位GDP能耗为0.4078吨标准煤/万元。截至2012年,我市共创建“小康环保示范村”10个、海南省文明乡镇1个,建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1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个。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为24817吨,比上年减少11.0%。其中: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859吨,比上年增长2.5%;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40吨,比上年增加1.0%;农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5418吨;比上年减少18.3%。全市氨氮排放量为2450吨,比上年减少4.4%。其中:生活氨氮排放量1069吨,比上年增长2.6%;工业氨氮排放量67吨,比上年增长6.4%;农业氨氮排放量1314吨;比上年减少9.9%。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36吨,比上年增长5.4%。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745吨,比上年增长29.0%。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在饮用水质标准要求,地表水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水质指标要求。

十、民生

民生投入继续加大,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2012年,全市民生财政支出35.2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8.9%,比上年增长12.0%。2012年,从业人员在岗平均工资为37175元,比上年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544元,比上年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763元,比上年增长14.5%。

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2012年新建7所中心幼儿园,其中两所中心幼儿园已竣工。全市普通高中招生7889人,在校学生20863人;普通初中招生15228人,在校学生49604人;普通小学招生13842人,在校生学80837人,小学净入学率达99.81%;中职学校招生1272人,在校学生3398人。16名教师荣获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3人,此外,在全省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件作品评选活动中,有66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9人、二等奖26人、三等奖21人。在2012年高考中总成绩有大幅度提升。2012年我市高考生7081人,共录取6447人,录取率达91.1%,全市800分以上4人,700分以上79人,本科一、二批入围人数2420人,比上年多358人,本科一、二批入围率34.2%,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体育、艺术类考生本科入围人数及入围率均比去年提高。2012年全市共办理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合同6521份,至今已有6402名大学生的贷款已划拨到位,贷款金额达3841万元,此外,贫困学生补助继续有所提高。2012年全市改造校安工程总面积4512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8675万元,学校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2012年末我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约435家,其中国营农场医院10家,地方农场医院2家,中医医院1家,其他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省农垦那大医院、松涛管理局职工医院、海大驻儋州校区医院)4家,妇幼保健院1家,皮肤性病防治所1家,卫生院2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防疫站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家,民营医院1家,其他卫生单位(市医学会、市卫生监督所、市卫生技术学校、市合管办)4家。共有病床位2462张,各类卫生机构职工人数4307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266人,其中执业医师738人、执业助理医师280人、注册护士1446人、药剂师195人、检验技师(士)111人、影像技师(士)6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32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170人。

2012年,中央投资建设的光村、白马井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已完工,并建成并投入使用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286套。投入600万元进行新州镇新英卫生院、光村镇中心卫生院、木棠镇中心卫生院、新州镇中心卫生院、白马井镇中心卫生院、排浦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在村卫生室覆盖率100.0%的基础上累计完成了203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012年我市作为全省的唯一试点市县,率先启动“医疗健康卡”一卡通项目,至年末已免费发放15万张卡,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就医。2012年,我市新农合参合农民574844人,参合率98.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742219人,建档率达72.7%。2012年开展4次接种率调查。入册入证率100%、卡介苗接种率100.0%、乙肝疫苗接种率100.0%、糖丸疫苗接种率99.6%、百白破疫苗接种率100.0%、麻疹疫苗接种率100.0%、乙脑疫苗接种率100.0%、流脑A+C疫苗接种率100.0%;甲肝疫苗接种率98.4%、“八苗”全程接种率98.8%。2012年,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甲类传染病报告0例,乙类传染病报告1751例、丙类传染病报告4784例,死亡7例,发病率739.40/10万,死亡率0.79/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