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8 铜川市统计局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化措施,克难攻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投资强劲、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2.9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5.8%,连续7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7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3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77.02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6.9:65.9:2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3701元,比上年增长15.6%。

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133.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7.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8%,涨幅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0.6%,较上年回落1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下降1.1%,较上年回落12.9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0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7万人,新增公益性岗位2300个。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年末常用耕地面积96.86万亩,增长2%。粮食总产量24.41万吨,增长13.8%;其中,夏粮总产7.53万吨,增长13.4%;秋粮总产16.87万吨,增长14%。园林水果面积90.57万亩,增长2.7%,产量67.09万吨,增长6.6%;其中,苹果总产64.7万吨,增长6.9%。蔬菜总产14.4万吨,增长7.7%。畜禽规模化养殖饲养率达到70%以上。肉类总产量1.61万吨,增长4.3%;牛奶产量2.6万吨,增长1.9%;禽蛋产量1.61万吨,增长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69亿元,增长21.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轻工业完成9.6亿元,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展加工业、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139.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101.39亿元,增长2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5亿元,增长54.4%;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展加工业3.7亿元,增长2.8%;电力生产及供应业11.51亿元,增长2.1%。

非资源行业发展较快。全市非资源型企业41户,比上年增加9户,实现增加值12.35亿元,较上年增加2.44亿元,增长2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实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3亿元,增长36.9%;实现利税48.89亿元,增长43.7%。

在统计的2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4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7种产品增速超过20%,9种产品增速超过50%。

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9家,较上年增加1家。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49.79万平方米,增长1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81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2.95亿元,增长34%;农户投资3.38亿元,增长5.2%。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投资84.83亿元,增长61.4%;第三产业投资101.39亿元,增长23.4%,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为7.7:42:50.3。全年项目投资额160.43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7.7%。

当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房1.79万套,竣工2.13万套。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57.71万平方米,增长1%;商品房销售面积26.68万平方米,下降48.4%;商品房待售面积1.41万平方米,下降15.2%。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72亿元,增长40.2%。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87亿元,增长20.3%。按消费形态分,实现商品零售52.88亿元,增长17.4%;实现餐饮收入9.58亿元,增长16.4%。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4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进口257.1万美元,增长42.5%;出口984.5万美元,增长17.7%。

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大唐养生园主要建设项目全面铺开,健康产业园完成了选址工作,牡丹养生苑建成投运,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快速推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80.5万人次,同比增长24%,其中,接待国外游客2.6万人次,增长6.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8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六、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公路客货周转量43.3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6%。境内公路总里程4054.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5.49公里,国道117.11公里,省道68.7公里,县道578.17公里,乡道882.84公里,村公路2244.35公里,专用公路58.08公里。全年建成县乡油路40公里,通村油路61公里。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1.15万户,比上年增长12.2%,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9.12万户。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3.04万户,较上年增长6%。数字电视用户11.45万户,较上年增长0.4%。互联网宽带用户8.84万户。全年邮政、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8.9%、12.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财政总收入41.59亿元,同口径增长17.3%;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同口径增长31.3%。财政支出72.41亿元,增长21.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62亿元,增长3.1%;教育支出16.44亿元,增长25.9%;医疗卫生支出4.3亿元,增长2.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亿元,增长2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0亿元,增长24.2%;农林水事务支出8.9亿元,增长29.6%;交通运输支出1.43亿元,增长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0亿元,增长9.6%。

2012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7家,营业网点147家,从业人员2003人,较上年增长1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0.87亿元,较年初增加54.42亿元,增长18.4%;其中,个人储蓄存款218.66亿元,增长20.0%。各项贷款余额99.73亿元,较年初增加8.53亿元,增长9.4%,其中,短期贷款39.79亿元,增长2.8%;中长期贷款57.14亿元,增长10.4%。